致青春  

雖然標題非常狂妄,但其實只是想表達一下我長期以來對「青春」投入的觀察與思考有多麼狂熱。雖然我非常不想放這個版本的影片(比較想放單純歌曲的),但不這麼放好像不夠專業似的,尤其這張海報並沒有道出一切,反而有誤導效果,所以還是放上有電影畫面的影片比較貼心吧。

這部電影之所以一開始吸引到我的注意,不外乎是片名,再來就是導演是趙薇。當年那個唱著《有一個姑娘》的趙薇,應該也代表了一些我們的清純時光(清蠢時光)。好吧,先別提瓊瑤了,也別提趙薇身為小燕子這一件事了,你必須知道這對一個看還珠格格看了十幾次的人來說,在這個點上面選擇緘默有多麼困難。尤其會看我網誌的,我相信也都有很認真地追過《還珠格格》。

回到正題,青春。老實說,這個故事並沒有什麼新意,甚至我也不覺得深刻,可是我看著看著還是哭了。理性分析之後,我歸納出以下幾點:

1.我淚腺發達
2.音樂
3.演員

對,我真的很愛哭,真的,什麼都可以哭,我已經到了可以承認這個事實的年齡了。音樂的部分,本片並沒有很多音樂,多半是配樂,或是像主題曲改了編曲淡淡地鋪在後面。它不像歐美某些類型的電影,總是搭配著強烈的歌曲,或著以音樂作為一種敘事手段。但這部片默默的英雄我真不得不說是音樂,即使它一點都不顯眼。配樂配得好,便有這樣的魔力,隱晦地扣人心弦。接著是演員。身在此行,雖然仍然相當資淺,不得不說台灣的演員真的不夠。不夠多、不夠好。外型也許有好的,卻沒有味道。仿佛整個演藝圈就像東區街頭一樣,每個妹仔長得都差不多,沒有鑑別度、沒有個性。演員所延伸出的服裝造型也一樣,放眼望去台灣的節目和影片,服裝從不令人意外,講不出時代、講不出特色、講不出創意。雖然並無批評前輩之意,但我想我們總是學著安全、學著「起碼」,這很可惜,很可惜開創不了格局,連氣勢都沒有。演技,其實導演在這部分的功課不比演員少,導演必須開發演員的潛能,演員需要磨練、需要體驗,導演也一樣需要去領導、去誘發。於是趙薇的導演角色來了。我想,演員轉換到導演的時候,也許的確會需要一些技術上的支持,所以有了「執行導演」這個職位。雖然並無親身參與,但我猜測,在指導演員上面,導演還是會親力親為的。(意思是,多半這些名人轉導演的時候(例:周杰倫、九把刀、方文山...等等),會有執行導演輔助,而執行導演可能是就鏡位、場面調度...等等較為電影技術層面上的角度去輔助,而導演則是指導演員,畢竟這原是他們的專業)在本片演員的表現上,我認為導演蠻用力的,相較於其他層面,演員的表演的確突出。

還記得之前看的《Whip It/飆速青春》,導演是Drew Barrymore,一個從童年就開始演藝之路的演員。當時看那部片的時候,演員的表現並不差,卻不會搶去其他層面的光環。場面調度、攝影、美術、音樂、故事安排...都令人為之驚艷。當時真的覺得非常佩服,現在想來也還是覺得那是一部可能稱不上經典但各方面都符合我對電影的期待的一部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可能就多了演技這一點,少了其他那一些。

總結說來,是一部氛圍還算到位的電影,故事雖然老梗,但對白很敢寫,寫得有深度卻不讓人覺得賣弄,還不錯。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