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其實看了這部片子好幾天了,剛看完的時候想寫心得,幾個小時過去後,衝動也過去了(是的,連寫心得都需要衝動)。不過因為喜歡上這首歌,然後偏執如我當然想辦法去找出所有David Bowie的歌,聽過一輪之後,就有種「嗯!好好來寫這篇心得吧!」的心情。於是here it goes:

 

事實上,我蠻喜歡看美國的校園電影,所謂的YA電影(Young Adult Movies)。大部分的YA片都是輕鬆、幽默甚至搞笑的片子,是可以不需要花甚麼大腦,只享受一點悠閒的放鬆電影。這些故事其實也都大同小異,受歡迎/不受歡迎,男/女,社團活動,最後來個比賽獲勝擄獲芳心之類的。不過老實說美國電影領先全世界不是沒有原因的,再怎麼看似腦殘的類型(genre),都可以再創造另一個層次。於是有了一種我更愛的類型電影,我沒辦法創造一個字來定義這些電影,不過可以舉例:《Little Miss Sunshine/小太陽的願望》、《Napoleon Dynamite/拿破崙炸藥》、《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壁花男孩》...等等。並且我要再大膽的說,美國和歐洲都有這類「一點並不腦殘、可以輕鬆的看可是看完心裡會有點重量」的青少年電影,不過文化上的不同還是造成了調性很大的差異。歐洲電影大部分隨性,表達出來的價值觀之於我們也相對遙遠了一點。當然,這和我比較熟習美國文化也有關係吧。相較之下,美國的這類電影多半還是採用比較精準扎實的方式去敘述,少了一點輕飄飄,少了一點手持式的寫實,可是多了一點壓力迫使你去正視,多了一點想告訴你甚麼道理的理所當然。

有從我高中時代開始看我寫東西的人,不,甚至可能更早,就會知道我時常把「青春」兩個字掛在嘴上。一路上從渴望某種形象的青春、怨嘆自己總是不青春並且羨慕其他看起來很青春的人,再到發現原來青春不是只有一種樣貌,進而體會到原來我心中抱有的某種東西就是青春。這段追逐並且探索青春的路走來並不簡單,在我以為這段路告一段落的階段,看了這部片,也是一種青春,甚至將青春的層次拉得更廣了。

這部片的作者本身就是電影編劇出身的,也執導過片子。在本片原著暢銷之後,親自執導這部電影。我沒看過原著,單就看這部電影的話,私心是非常喜歡的。演員和配樂是兩大令人喜歡的元素,一直蠻喜歡這樣直接選用歌曲來堆疊劇情和氛圍的方式,當然這需要絕佳的音樂品味和研究背景才能有好的效果。攝影和美術雖然並不是相對突出,不過也沒甚麼好值得抱怨的。劇情和風格更不用說了,整體上相當清新豐富,細節都有顧慮到,後勁蠻強的一部片。

 

我要跳過劇情簡介了。

 

不知道是因為電影本來就可以宏觀的呈現某種程度的人生真實,還是上天就是這麼喜歡巧合,本片裡的一些情節和最近我以及朋友們的人生有點呼應,共鳴更觸動人心。裡面有一段對白,是男主角問他的英文老師說,為什麼他的朋友們都是好人,卻遇不到另一個好的人愛他們?老師回答:「We accept the love we think we deserve.」意思是常常我們會認為自己只值得這樣的愛,於是就隨波逐流了。這句話套用在這個故事裡的每段關係,都可以是愈趨細膩的詮釋,詮釋出人類感情的縮影。

原著之所以被喻為「當代的麥田捕手」是因為它成功的介紹了這個世代青少年的憤怒與困惑,青少年是一個如癡如夢的階段,每句話都可以是利刃,每件發生的事情也都可以巨大到令人喘不過氣。如果這個時候我補一句我心猶如少女,會不會很欠揍?雖然其中的涵意是憂鬱哀傷的。是的,很多時候,拒絕長大的青少年不是自主性的「拒絕」,而是心理跨不過去那道人們所謂「看開」的鴻溝。看不開,於是只能跟著漩渦一直捲入最深沉的心思。

幸運的是,不論在美國或是台灣,「讀大學」是一個跳板,使你努力逃脫青少年的憂鬱和束縛,來到開酷奔放的新世界。即使常常這也只是進入另一種漩渦的入口。但無論如何,總是有個空檔喘口氣了吧。

 

劇中他們演出的《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洛基恐怖秀》是一個很明顯的呼應,呼應著劇中所有被社會認為不正常的角色和事件,同性戀、雙性戀、扮裝、SM...等等,用華麗的歌舞包裝使得它們的故事充滿張力,觀眾喝采,卻忽略了舞劇裡深沉的哀傷和壓抑。誠如猛鼓掌的Brad(Patrick無法出櫃的男朋友),卻在和男友親熱被爸爸發現的瞬間選擇了「正常」,因為現實是沒有人會用華麗的歌舞輕鬆化一切,而使不能接受的人被「感化」變得能夠接受的。現實就必須是這麼血淋淋的殘酷。鼻青臉腫般的殘酷。

 

投注太多私人感情了,整篇文章寫來亂七八糟,有一點意識流的影子,哈哈。

 

總而言之(又放大絕了,利用這種詞彙逼自己趕快收尾),本片的劇情、配樂、演員、美術、造型都頗到味。整體而言是一部好看又充滿意涵的一部片。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