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展上面買的書,
日本直木賞得主。

一直以來我都不去碰觸日本文學這一塊,
不知道是無意還是刻意,
總之就是很恰巧的沒碰過。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注意到這件事,
於是我一直在找一個機會突破,
我不想連閱讀這回事都被自己箝制。

終於,
書展上面買了三本日本書系列。

《星星之舟》和《模仿犯》。


《星星之舟》的故事讓我不可思議之外,
還有許多不同於以往的感想。
尤其導讀寫的好。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不喜歡先看導讀,
因為我個人覺得會破壞我的想像空間。
但星星之舟的導讀寫的實在很好,
給了我一些基礎去閱讀,
畢竟我對日本還不太了解。

這本書用很多人的全知角度寫一個家庭的故事。
全知,
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是FIFI上課的時候說的。
意思就是像上帝一樣把所有事情看在眼裡,
並且寫下來。
非第一第二第三人稱,
而是全知。

很酷的做法。

其中愛情的部分讓我覺得真的非常不可思議。
我常常幻想一件事情,
假如有一天我愛上一個人,
後來發現其實他是我六等親之類的該怎麼辦,
我一直認為,
血緣這種東西比什麼都利,
連愛情都能斬斷。

不是嗎,
你知道你愛上的是你表哥或堂哥之類的,
你還會有愛情的感覺嗎。

但這本書推翻了我單純的想像。
哈哈,
真的讓我太驚訝了。

裡面角色都很鮮明,
打過二次大戰的父親,
戰後嬰兒潮出生的大兒子,
還有關係錯綜複雜的同父異母的兄妹們,
甚至是新草莓時代的孫女。

最讓我感動的是最後一段父親的角度。

裡面描述了許多日本在二次大戰中國戰場的事情。
討論到了靖國神社。

作者並非寫得讓人同情他們,
也沒有大肆強調他們也是受害者,
更沒有否認日本兵曾經殘忍的事實,
所以不會讓人覺得他在解釋什麼。

我想,
以往我是錯的。
一味的搬出南京大屠殺之類的歷史傷痕,
自以為能激起與戰爭隔絕已久的我們。

其實,
戰爭中,
全部的人都是受害者。

你說殘忍瘋狂的日軍有多麼難以原諒,
但人心在戰爭之中有什麼選擇的餘地呢?
正好我崇拜的Clint Eastwood拍了兩部片,
《硫磺島的英雄》《來自硫磺島的信》
從美國觀點與日本觀點分別拍攝,
光是這一舉動就表明了一切。

裡頭還寫到朝鮮慰安婦的事蹟。
又正好我最近在看韓劇《黃真伊》,
講的是一個朝鮮名妓的故事。
裡面還是有一些故意突顯他們自己的片段,
但著實讓人看見不一樣的韓國。
雖然韓國人很愛自以為世界上的古物精神節日思潮都是起源自他們,
這點讓現在的我們還是咬牙切齒,
但這個國家不也是傷痕累累嗎。

我們有時會戲稱小日本或是韓狗,
但其實這不過是矯情而已。
我們早已密不可分了,
不論日劇韓劇,
生活上的用品也都不分你我了不是嗎。

只不過講出那些字眼能夠滿足一些我們自以為的優越感。
就好像在某件事情你覺得你能理直氣壯,
就一直focus一樣。

而且有太多太多人只是盲目的口頭上反日反韓,
只要講到他們一點好,
就直接酸"不如移民"或著"賣國賊"之類的,
如果一直抱持著這種虛妄的驕傲,
我們只會身陷其中不知進取吧。

總之,
戰爭不是這麼簡單兩個字可以完整描述的,
那真實情形我們怎麼想像都想像不到,
即使我們覺得我們正義勇敢正直,
一到了那個時候,
誰能確保我們的人格。


呵我又偏頗了,
每次寫心得都這樣,
一個點寫很多然後忽略其他點。
算了習慣就好。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