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和電影有關,所以放在film的分類之下。這是心得文,枯燥無比。

 

此書將導演姑且分成三類:合格的導演、優秀的導演、偉大的導演。

 

大部分我們日常生活看到的大概都是合格的導演,就是至少有合理地說出故事、至少好好地拍出了一部片子-姑且不管片子有沒有深附意義或甚至是稱不稱得上是藝術。平常人們在使用「好萊塢電影」一詞的時候,通常就是不自覺將其分類在此之下;因為刻板印象中,「好萊塢電影」代表著是一些以票房為取向的商業電影。這也就是說,商業電影既以賣座營利為目的,相較之下就比較譁眾取寵;當然,要獲得大部分觀眾的心,就是拍出大部分觀眾會喜歡的電影。而我並非站在菁英主義的立場上講以下這番話,但大部分觀眾所期許的電影「通常」屬於娛樂走向。娛樂,更精確地說,它包含的是各式各樣的體驗與想像,提供一般民眾平常上班、生活之餘感到無聊時的一點滿足,所以並不能直接斷然的說娛樂片=喜劇片;這也是當我外婆與我一起坐在客廳看著《藍色生死戀》然後兩人紛紛淚流滿面還是要繼續看的原因,因為我們正在被小小方盒子裡面的悲劇娛樂著,而眼淚只是被娛樂著的副作用(或著更佛洛依德一點的講,我們是以看灑狗血韓劇找個藉口讓自己大哭一番?哈哈)所以說,以商業取向的電影必須背負著票房壓力,需要搭配一些像是偶像演員或是吸引人的劇情才能成功風靡全球;而也因為如此,這類的電影往往真的只能賣座,在影評人的眼中它們只是一粒沙子那麼微不足道。

 

但是,要提出質疑的是,仍然是很多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來自好萊塢,而上面一段所指向的意思是叫座與叫好似乎是兩個無法兼得的成果?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有許多優秀的導演和偉大的導演們在看似行雲流水又活潑生動的劇情發展中,植入了導演的思維、甚至是偷渡或著是說嵌入了各式各樣的意識形態和信念。

 

那麼,優秀的導演和偉大的導演差別在哪裡呢?很粗略、簡單的說大概可以歸納二字「風格」。

優秀的導演能將文本詮釋出更複雜、更多層次,相較於合格的導演單向思考和處理劇本,他們可以賦予角色或是情節更多意義和詮釋。從優秀導演的作品中,我們也比較可以清楚的感知到導演的觀點-意味著,我們比較容易意識到「導演」這個幕後的角色。記得很久以前有人問過我,似乎是JJ問的,為什麼商業片的導演通常都叫不出名字(意思是通常我們不會去看商業片的導演名字叫啥)?我記得我當時的回答是...在看商業片的當下,大部分不會意識到有導演這號人物。因為就只是順暢(有時候甚至並不)地看完了電影,不會覺得有哪邊饒富趣味或是風格強烈到有欲望去記住導演的名字。他們只是合格的導演,就是藉由流動的影像說出了一個故事;而優秀的導演會加註詮釋、提供觀點,這樣便會讓觀眾不得不去意識到這是一部作品,某個人的作品。另外,優秀的導演也會以技巧的轉換和變化去支援強化角色的過程。意思是,在各式各樣的攝影鏡位...等等的變化中,優秀的導演會賦予其意義。鏡頭不只是說故事的媒介,更可以是帶著弦外之音的故事本體。最重要的是,優秀的導演會意識到「subtext(書的譯者翻成次文本,用英文解釋可能會更精確)」subtext,"implicit meaning"或是"theme"。用中文解釋比較像是弦外之音或是主題的意思。也就是說,優秀的導演在看過一個劇本之後,會做一點像是文學系平常在做的事情,探討、詮釋、試圖找到整個文本中的核心,進而去發展整篇故事。

 

現在,既然優秀的導演已經如此優秀,那偉大的導演是怎麼樣偉大法呢?答案仍是「風格」。偉大的導演和合格的導演通常站在兩種相當不同的形式創作之立足點。合格的導演需要透過許多活潑有趣的鏡頭和故事發展來吸引、保住觀眾的心,也因為如此便無心再兼具其他層面的考量;偉大的導演則大部分嚮往使用簡單、直接的鏡頭去說故事,同時,每一個靜止的鏡頭以及鏡頭的移動,都可以再被看做是更細節的安排。這樣說似乎會使人質疑-而這質疑即使是我也時常忍不住問道-「導演真的是故意的嗎?」讀本系的難關在於看了一些小說或是電影之後,總是要做相當多的心得和批評,而我們常常自己寫著寫著忍不住真的想問...這一切真的是作者故意安排的?還是只是我們想太多、教授們也想太多?四年來,我只能給自己一個很不明確的答案,就是(以電影來說)偉大導演的作品即使並非每個我們認為是象徵某些意涵的符號都真的出自安排,也會因為他們作品向來維持一種特定的風格和意識型態而使我們的解讀不會落於「想太多」的窘況。換句話說,偉大導演之所以偉大,在於他們平時創作便絕對不會「想太少」,所以我們的「想太多」也就只是我們不安於自己所分析的小小抱怨而已。

偉大導演的作品通常有其一貫的風格,此時此刻就可以大方的拿出法國新浪潮提出的「作者論」套在偉大導演的頭上。那麼,像是李安、Stanley Kubrick這樣作品跨越各類型(genre)的偉大導演要怎麼使用「作者論」來解釋呢?首先,我個人認為「作者論」的精隨不在於證明甚麼導演擅長於哪一類的電影,而應該是在創作、製作電影時,導演本身擔任所謂創作的靈魂。這與類型無關,所以跨類型的導演並不應該因此被搞混。一般來說,擅長於某類型的導演的作品,對於研究電影或是喜好寫影評的觀眾來說會比較容易去分析和解構;因為共同類型的電影通常共同的主題比較容易浮現,也因此就能比較輕易地找到這位導演的核心和意識形態。但在跨類型的作品當中要去「歸納」一位導演的思維相形之下就比較困難了;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會害怕拿「作者論」去套用這些導演,這也是因為自己不夠信心、怕自己想太多。我私自認為,人既然是這麼多貌的動物,擔任導演時也不該被期待單一化;所以在各式各樣的類型當中,導演們毋須使用相同的手法或是維持相同的論述,常常可能因為導演自身的經歷發生變化,看待事物的方式也連帶有所不同,在作品之中顯現不一樣的關懷和議題;這樣是合理並且正常的。只是,偉大的導演即使在豐富多元的作品當中跳來跳去,他們維持不變的便是處理、看待作品的方式。他們不會因為自己經歷的變化就決定隨意拍一部電影,因為這些所謂偉大的導演在立足點上便已經和合格的導演不太一致了。他們仍是會使他們的作品風格化;他們的詮釋仍是靈魂、核心,意思是演員和各式各樣視覺上的形式都是跟著他們而起舞;他們創新、天才、非凡。

 

這篇文章如果以論文寫作的眼光看來真的是...很不精確,沒有指出哪些話是作者所說的,哪些話是我自己所認為的。即使我自己認為大部分的話都是我自己說的(在看了本書之後所說的),但沒有能夠清楚明確地指出每一個想法的來源的確是應該被詬病的。而且,我是不會用中文寫論文的,所以用字的拿捏也相當不精確和不通順,甚至使用「想太多」來做為一個term,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即將從哪畢業了。

最後,要說一些情感上的心得。讀了此書的前半(後半是個例分析,打算日後再看),不禁讓人熱血沸騰。以此書所提供的範例來檢視自己之前所拍的小短片,自己的作品真的是淪為不三不四。要說我是合格的導演我一定不服氣,畢竟每一顆鏡頭我都試圖加諸一些除了劇情以外的東西在上面,有時候甚至覺得觀眾根本沒有想那麼多(又是一樣的自信不足);但要說我是優秀的導演我自認還擔待不起,更遑論是偉大的導演了。所以,還是讓我這半調子再多看一點書、再多看一點電影吧。承認自己的無知,才能再繼續踏上想走的路。

我這人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