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a Vida De Los Otros.jpg

 

首先,再度抨擊片名《竊聽風暴》...暴你大頭!風暴二字在電影譯名中,不是很容易引導觀眾聯想到類似動作片、或是一些劇情張力很緊湊、很刺激的鬥智片或交戰片嗎?這樣的譯名扭曲了整部電影乾淨、內斂的調性,同時又無法點出整部片的核心-他人的生活(The Lives of Others直譯版英文片名)。到底要抱怨多少次台灣電影譯名的謬誤才能消消我的怒氣...但也是有些片子翻譯得很棒就是了。

 

雖然是我自找的,不過睡了幾晚過後...思緒果然是有點中斷了。嘖嘖。

 

東德、西德、柏林圍牆大家一定不陌生,我們身處的環境其實也孕育了我們某種謙卑包容性的歷史觀。並不是說我們大家都會包容所有歷史傷痛或甚麼,這裡的包容性比較像是我們能接納許多異地的歷史、我們能體會五味雜陳的歷史餘味;相較於當代的世界「帝國」-美國,他們對於左、右、民主、共和都已經因為他們獨有的歷史而相較狹窄化了。非常饒舌。我的意思是,台灣人對於甚麼東西都可以扯上意識型態沒有錯,但我們能懂民主與共和的兩難,我們也對於被殖民、被戒嚴、被監控的歷史耳熟能詳,當然,我們現在也嚐到了自由的甜美與苦澀。所以,對於柏林圍牆所代表的意義,我相信在台灣學過歷史、稱得上知識青年的人應該都有自己的解讀和想法。

劇中一名竊聽等級達到教授級的竊聽員在竊聽了一群藝術家的日子之後,可說接觸到了所謂藝術之美,也許是燃起了對自由的一絲嚮往,也許只是看清自己籠中鳥的境況,他替他們隱瞞了很多事情(基本上在現代根本是連八卦板都不會有人想問的事情),因此也幫助了他們熬到柏林圍牆倒塌,直至最後,主要被監控的那名藝術家逐漸發現背後相助的「他」,而寫了一本書送給「他」。

上面如此簡述根本敘述不出甚麼,電影最重要的是它的影像與其他事物的結合,一樣的故事不同人來拍,都會造就不一樣新的故事。所以簡述看看就好。

我決定放棄艱澀的評論寫寫感想就好。

 

這故事有點奇怪地讓我聯想到王爾德;他是一名聲望頗高最後卻終於潦倒一生的藝術家。使他潦倒的關鍵是-他是同性戀。可以想想,同性戀在舊時代可以摧毀一個才華藝術家;正如同在當代,極端的社會主義也一樣可以殺死所有才華橫溢的人。現在並不是在說才華橫溢的人通通是同性戀,而是,「藝術」這樣一個晚期才有的概念居然是如此脆弱。人類從很早以前就開始出現所謂的「藝術」,但就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藝術」其實才初枝嫩芽而已。就在這短短不到幾百年的時間,它幾度瀕臨危險又重拾生命,來來回回之間,早就模糊了當時生與死的界線了。我想表達的是,人們總是能用一些根本無法畫出來的界線去框出許多規矩和範疇,在集合之內的皆生、集合之外的皆死,如此一來,尚有無法計數的「未知」我們無從而知。如同當紅炸子雞-「藝術」,時下人人似乎都懂藝術,卻不知它存活至今的心酸歷程,也許都由一些像主角一樣躲在幕後默默保護的人捍衛而起的,我們把一切都視為太理所當然了。

 

講不下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