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Film (7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致青春  

雖然標題非常狂妄,但其實只是想表達一下我長期以來對「青春」投入的觀察與思考有多麼狂熱。雖然我非常不想放這個版本的影片(比較想放單純歌曲的),但不這麼放好像不夠專業似的,尤其這張海報並沒有道出一切,反而有誤導效果,所以還是放上有電影畫面的影片比較貼心吧。

這部電影之所以一開始吸引到我的注意,不外乎是片名,再來就是導演是趙薇。當年那個唱著《有一個姑娘》的趙薇,應該也代表了一些我們的清純時光(清蠢時光)。好吧,先別提瓊瑤了,也別提趙薇身為小燕子這一件事了,你必須知道這對一個看還珠格格看了十幾次的人來說,在這個點上面選擇緘默有多麼困難。尤其會看我網誌的,我相信也都有很認真地追過《還珠格格》。

回到正題,青春。老實說,這個故事並沒有什麼新意,甚至我也不覺得深刻,可是我看著看著還是哭了。理性分析之後,我歸納出以下幾點:

1.我淚腺發達
2.音樂
3.演員

對,我真的很愛哭,真的,什麼都可以哭,我已經到了可以承認這個事實的年齡了。音樂的部分,本片並沒有很多音樂,多半是配樂,或是像主題曲改了編曲淡淡地鋪在後面。它不像歐美某些類型的電影,總是搭配著強烈的歌曲,或著以音樂作為一種敘事手段。但這部片默默的英雄我真不得不說是音樂,即使它一點都不顯眼。配樂配得好,便有這樣的魔力,隱晦地扣人心弦。接著是演員。身在此行,雖然仍然相當資淺,不得不說台灣的演員真的不夠。不夠多、不夠好。外型也許有好的,卻沒有味道。仿佛整個演藝圈就像東區街頭一樣,每個妹仔長得都差不多,沒有鑑別度、沒有個性。演員所延伸出的服裝造型也一樣,放眼望去台灣的節目和影片,服裝從不令人意外,講不出時代、講不出特色、講不出創意。雖然並無批評前輩之意,但我想我們總是學著安全、學著「起碼」,這很可惜,很可惜開創不了格局,連氣勢都沒有。演技,其實導演在這部分的功課不比演員少,導演必須開發演員的潛能,演員需要磨練、需要體驗,導演也一樣需要去領導、去誘發。於是趙薇的導演角色來了。我想,演員轉換到導演的時候,也許的確會需要一些技術上的支持,所以有了「執行導演」這個職位。雖然並無親身參與,但我猜測,在指導演員上面,導演還是會親力親為的。(意思是,多半這些名人轉導演的時候(例:周杰倫、九把刀、方文山...等等),會有執行導演輔助,而執行導演可能是就鏡位、場面調度...等等較為電影技術層面上的角度去輔助,而導演則是指導演員,畢竟這原是他們的專業)在本片演員的表現上,我認為導演蠻用力的,相較於其他層面,演員的表演的確突出。

還記得之前看的《Whip It/飆速青春》,導演是Drew Barrymore,一個從童年就開始演藝之路的演員。當時看那部片的時候,演員的表現並不差,卻不會搶去其他層面的光環。場面調度、攝影、美術、音樂、故事安排...都令人為之驚艷。當時真的覺得非常佩服,現在想來也還是覺得那是一部可能稱不上經典但各方面都符合我對電影的期待的一部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可能就多了演技這一點,少了其他那一些。

總結說來,是一部氛圍還算到位的電影,故事雖然老梗,但對白很敢寫,寫得有深度卻不讓人覺得賣弄,還不錯。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其實看了這部片子好幾天了,剛看完的時候想寫心得,幾個小時過去後,衝動也過去了(是的,連寫心得都需要衝動)。不過因為喜歡上這首歌,然後偏執如我當然想辦法去找出所有David Bowie的歌,聽過一輪之後,就有種「嗯!好好來寫這篇心得吧!」的心情。於是here it goes:

 

事實上,我蠻喜歡看美國的校園電影,所謂的YA電影(Young Adult Movies)。大部分的YA片都是輕鬆、幽默甚至搞笑的片子,是可以不需要花甚麼大腦,只享受一點悠閒的放鬆電影。這些故事其實也都大同小異,受歡迎/不受歡迎,男/女,社團活動,最後來個比賽獲勝擄獲芳心之類的。不過老實說美國電影領先全世界不是沒有原因的,再怎麼看似腦殘的類型(genre),都可以再創造另一個層次。於是有了一種我更愛的類型電影,我沒辦法創造一個字來定義這些電影,不過可以舉例:《Little Miss Sunshine/小太陽的願望》、《Napoleon Dynamite/拿破崙炸藥》、《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壁花男孩》...等等。並且我要再大膽的說,美國和歐洲都有這類「一點並不腦殘、可以輕鬆的看可是看完心裡會有點重量」的青少年電影,不過文化上的不同還是造成了調性很大的差異。歐洲電影大部分隨性,表達出來的價值觀之於我們也相對遙遠了一點。當然,這和我比較熟習美國文化也有關係吧。相較之下,美國的這類電影多半還是採用比較精準扎實的方式去敘述,少了一點輕飄飄,少了一點手持式的寫實,可是多了一點壓力迫使你去正視,多了一點想告訴你甚麼道理的理所當然。

有從我高中時代開始看我寫東西的人,不,甚至可能更早,就會知道我時常把「青春」兩個字掛在嘴上。一路上從渴望某種形象的青春、怨嘆自己總是不青春並且羨慕其他看起來很青春的人,再到發現原來青春不是只有一種樣貌,進而體會到原來我心中抱有的某種東西就是青春。這段追逐並且探索青春的路走來並不簡單,在我以為這段路告一段落的階段,看了這部片,也是一種青春,甚至將青春的層次拉得更廣了。

這部片的作者本身就是電影編劇出身的,也執導過片子。在本片原著暢銷之後,親自執導這部電影。我沒看過原著,單就看這部電影的話,私心是非常喜歡的。演員和配樂是兩大令人喜歡的元素,一直蠻喜歡這樣直接選用歌曲來堆疊劇情和氛圍的方式,當然這需要絕佳的音樂品味和研究背景才能有好的效果。攝影和美術雖然並不是相對突出,不過也沒甚麼好值得抱怨的。劇情和風格更不用說了,整體上相當清新豐富,細節都有顧慮到,後勁蠻強的一部片。

 

我要跳過劇情簡介了。

 

不知道是因為電影本來就可以宏觀的呈現某種程度的人生真實,還是上天就是這麼喜歡巧合,本片裡的一些情節和最近我以及朋友們的人生有點呼應,共鳴更觸動人心。裡面有一段對白,是男主角問他的英文老師說,為什麼他的朋友們都是好人,卻遇不到另一個好的人愛他們?老師回答:「We accept the love we think we deserve.」意思是常常我們會認為自己只值得這樣的愛,於是就隨波逐流了。這句話套用在這個故事裡的每段關係,都可以是愈趨細膩的詮釋,詮釋出人類感情的縮影。

原著之所以被喻為「當代的麥田捕手」是因為它成功的介紹了這個世代青少年的憤怒與困惑,青少年是一個如癡如夢的階段,每句話都可以是利刃,每件發生的事情也都可以巨大到令人喘不過氣。如果這個時候我補一句我心猶如少女,會不會很欠揍?雖然其中的涵意是憂鬱哀傷的。是的,很多時候,拒絕長大的青少年不是自主性的「拒絕」,而是心理跨不過去那道人們所謂「看開」的鴻溝。看不開,於是只能跟著漩渦一直捲入最深沉的心思。

幸運的是,不論在美國或是台灣,「讀大學」是一個跳板,使你努力逃脫青少年的憂鬱和束縛,來到開酷奔放的新世界。即使常常這也只是進入另一種漩渦的入口。但無論如何,總是有個空檔喘口氣了吧。

 

劇中他們演出的《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洛基恐怖秀》是一個很明顯的呼應,呼應著劇中所有被社會認為不正常的角色和事件,同性戀、雙性戀、扮裝、SM...等等,用華麗的歌舞包裝使得它們的故事充滿張力,觀眾喝采,卻忽略了舞劇裡深沉的哀傷和壓抑。誠如猛鼓掌的Brad(Patrick無法出櫃的男朋友),卻在和男友親熱被爸爸發現的瞬間選擇了「正常」,因為現實是沒有人會用華麗的歌舞輕鬆化一切,而使不能接受的人被「感化」變得能夠接受的。現實就必須是這麼血淋淋的殘酷。鼻青臉腫般的殘酷。

 

投注太多私人感情了,整篇文章寫來亂七八糟,有一點意識流的影子,哈哈。

 

總而言之(又放大絕了,利用這種詞彙逼自己趕快收尾),本片的劇情、配樂、演員、美術、造型都頗到味。整體而言是一部好看又充滿意涵的一部片。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  

 

沒有錯,集結了英國影史最堅強的「老」演員們,《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金盞花大酒店》由這些演技派的老薑們堆疊起一種很不一樣的基石,使我們看到了人生無限可能中的另一種不同視野。

其實我是最受不了老人的,我的受不了是指「無法抗拒」,好吧愈描愈黑。我的意思是,老人是我的罩門。看到老人臉上那歷盡風霜的皺紋,皮膚上一點一點的黑斑,顏色淡了的眼珠子讓他們永遠看起來都像在想很多心事,最後是我無法克制的將自己的想像力加諸他們身上,不停猜測他們年輕的故事,想像當時的時代背景。

再強調一次,如果早九年出生就好了。

生活在歐美,尤其是英國,這樣一個古典與新潮不斷在衝擊的國家,許多人生的意義常常就在一杯茶的時間消失了。舊有的,更迭的如此快速;新有的,卻來不及建立。一個還捨不得拋棄皇室-即使它理論上是沒甚麼作用僅能做為一種歷史象徵-的國家,要民主,也還留著君主。懷想著舊時代偉大的大英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優越的血統隨著歷史的洪流愈沖愈淡。到最後,還在講血統的人變成了種族歧視者,是現今社會中(表面上)的最下等人。

印度,舊的殖民地,有著濃濃的異國情調。那裡的顏色都是那麼勇敢,大紅大黃大綠,毫不遮掩的一種原始。當然,同時它們也急遽的現代化,全世界最大的外包中心就在印度,直接與間藉導致了第一世界多少種類型工作的消失,多少人口失業或被迫轉業。一個還以為它們遠遠落後卻默默竄起甚至帶點威脅的國家。老人們滿懷著探索體驗的勇氣,來到了這裡。

其實基本上整體劇情是平凡的,當然各個故事支線終都有其淡淡的趣味和感人之處。只是這群老演員實在太會演,讓那種人生走到將盡的心情和觀感都演出來了。而且果不其然,這麼老,每個人身上都背負著一些故事。即使是看起來最平凡的家庭主婦,一輩子沒做過工作,一輩子從來沒有和老公分開過,在喪夫過後,獨自一人去到異鄉,結果用某一種方式去體驗了人生真正的面貌和感覺。如果這個人沒有那麼老,可能會像《Eat, Pray, Love/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那樣,樂觀正面,但我們只是在看一個他人的人生,他人靈魂被禁錮的人生,好像很可怕,可是不關我的事。就是這麼老的人,才讓你不禁開始想,怎麼辦,現在的每一件小事都在引導我成為不一樣的人,我會不會現在做了這個決定,五十年後,我會在某個瞬間開始後悔,或甚至覺得遺憾?

當然我明白劇情上的確蠻需要酒店青年老闆和女朋友這段故事做為串連,不過因為其他演員真的演得太好,加上這段故事實在是某種老掉牙的橋段(家長反對,最後成全),沒有用新意包裝,只是一樣乏味。然而這段襯底的故事支線讓整個主軸首尾呼應:「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 in the end… if it’s not all right then it’s not the end. 」(事情都終點都會是完美的,如果現在不完美,代表還沒到終點。)於是我們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被自己性向和遺憾監禁終身的法官,了無遺憾的依計畫在愛人的家鄉過世;該分開而沒勇氣分開的夫妻,最後分開了;彼此吸引的男女,順理成章的在一起;寂寞的人遇到相同寂寞的人,不再寂寞;一生管理照料他人而無自我的人,找到了新的生活重心;最後是一個年輕人有著不被認同的愛人,有著不被支持的夢想,事業愛情兩得意。多麼的完美,一個正面積極的結局。

 

好吧,去印度吧!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50241260461    

整部電影從這首歌與幾顆非常流暢的鏡頭帶出三位主角開始,個人非常喜歡,覺得這首歌搭配黑夜中的果園有種不可言喻的張力。

這部片太受矚目了,所以我也不打算很認真的寫甚麼影評。而且很久沒認真寫甚麼東西了,對,我就是一個只要談戀愛就寫不出東西的女人。媽的。

 

好吧,講回這部片。對我而言,這部片很清楚的切割出兩個大主題,愛情與理想。當然,硬要講的話,其實也有「理想中的愛情」和「愛情中的理想」互相糾纏。不過說實在的,一部有內涵的電影,其實不止是電影,任何創作作品都是這樣,深度與廣度交錯中有許多糾纏和複雜,是無法乾淨俐落的切割分析的。現在姑且為了方便,先如此切入吧。

愛情,顯然的,這在部片中囊括了女男、男男、男女之間老舊卻也新穎的三角習題。這麼說好了,有重色輕友的朋友,就會有重友輕色的男朋友。愛情與友情之間雖然定義上可以清清楚楚,但人生中它們也可以是以一種糾纏的形態並存著。這部片一開始林美寶(桂綸鎂飾)淡淡的喜歡著陳忠良(張孝全飾),陳忠良表白說林美寶不是他的女朋友之後,王心仁(鳳小岳飾)告白林美寶,之後我們才發現了原來陳忠良愛著王心仁。要細細說分明我覺得實在太累了,我要很不負責任的下小結論,感情(包含著愛情和友情)本身就是一個永遠難解的存在,再加上人(包含男女)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堆疊出來的就是一團亂。這團亂可能就是陳忠良片中所說的「自討苦吃」。這段台詞寫的很好哪,「唯一肯為我吃苦的人」短短幾個字道盡了多少人世間的愛恨情仇。而誠如陳忠良所說的,往往,我們是在自討苦吃。話雖如此,我雖欣賞這段對白,卻不表示絕對認同。我們可以瀟灑、可以淡然,同樣也可以選擇糾結、選擇複雜。人如果願意放下外在內在一切拘束,「隨心」的力量可以架構一個世界,當然也可以讓一個世界崩壞。這又是一個老到不能再老的道理,就不想打出來拉高整篇文章的年齡。

我的意思是,片中角色在愛情上,每個人都有掙扎和痛苦之處,包含王心仁的老婆(房思瑜飾)。人世間一定有平穩又安定的愛情,那樣的愛情平凡中見偉大;那麼,這些「不三不四」的愛情,也許就是亂世中不幸同時也幸運的種子吧。它們在荒野被種下之後,成長、茁壯,接著以自身的存在告訴眾人,這世界上還有這一群人。嗯,好吧,我在暗示作者論,暗示導演是顆大樹。沒有啦~

接著來談理想。嗯,我就說我會很不負責任的寫這篇東西。隨心哪。

 

理想。王心仁這個角色是最明顯的著墨。從學運裡的激進份子到某院長的發言人,沒看錯的話他甚至說:不需要學運。一個從學運中出身的人,進入「社會」之後拋棄學運,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粗糙但又那麼寫實的設定。在壓抑的環境中,他渴望自由,渴望自尊。他相信自由與自尊需要依照著「民意」去透過「叛亂」而獲得。等到「民主」來臨的時候,他站在「民意」上,看著下面的人群,他認為這是自由,這樣即可。

一個國家並不會擁有絕對的自由和絕對的民主,政治需要建構在機制之上,機制需要整個社會體系的支撐。台灣,是個民主國家。課本會跟你說,因為我們的總統是人民選出來的。你紅燈右轉的時候還是要被警察攔下開罰單,因為這是法律,法律是保障人民生活的機制。這其中有太多絕對的正義與邪惡,是非與對錯,在此我也懶得多聊。我只能再度下個粗糙結論,王心仁的改變並不一定是「理想」的摧毀,對我來說比較像是順應著自我人生的發展,觀點改變了,世代也改變了。

 

黃韻玲真的是好好作曲就好了。

 

總結,這部片對我來說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因為美術、攝影、演員、配樂...等等外在條件都做足了,所以好看、容易看。但整體而言在劇情的推展和設定上,我還是覺得不夠深入或廣大。還是覺得平面了一點點,理所當然了一點點。學運淪為單純一個背景,和三人之間的牽扯有些距離,沒有結合的很巧妙。「橫跨三十年的愛情」是本片其中一句標語,「愛情」有到,格局卻沒有因「三十年」被拉出來,實在有點可惜。

但個人覺得還是一部值得去看的電影!不是因為愛國片的關係(說實在的,高中那時國片黯淡,所以激起我愛國片、甚麼國片都想看的心情;但近年國片復甦,我反而就...真的會去關注和挑選想看的。其實這樣才是好事,觀眾應該因為電影的本質去看,而非電影的國籍,這樣台灣電影才能長久。)又是一個括號內解釋比括號外正文多的一段!這網誌真的有人會看嗎....................

 

好囉,各位晚安。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又帥又酷的白大維帶領之下,我們看了整整一學期的Martin Scorsese(下學期是Woody Allen),從第一部《Mean Street/殘酷大街》與Robert De Niro的相遇以及他身為導演建立了個人日後風格的基石,到《Taxi Driver/計程車司機》、《New York, New York》、《Raging Bull》、《The King of Comedy》...再到《The Age of Innocence /純真年代》、《The Departed /神鬼無間》、《Shutter Island /隔離島》以及本篇主角《Hugo/雨果的冒險》,他執導數十部電影,每一個階段都有非凡的表現。3D電影從一開始大家戴上眼鏡之後都會試圖想抓住從螢幕跳出來的東西、驚呼著彷彿要被從螢幕衝出來的球或甚麼東西打中、再到開始覺得戴眼鏡好重、票這麼貴值得嗎...節節敗退的3D在Scoresese的手上復活了。3D因為本質的關係,受限於螢幕框,其實也就是攝影機的框,只要出框,人們的理智會立刻回應說:「這是假像」,於是視覺被沖擊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但在受限於框內的先天不足條件之下,攝影的運鏡仍然是能將這個時代最讓人驚呼的發展之一起死回生。從第一顆這麼流暢厲害的鏡頭開始,我們感受到Scoresese不凡的野心。和國片《Love/愛》第一顆一鏡到底不一樣的是,這顆鏡頭展現了3D的無限可能、好萊塢技術的無人能及、導演的行雲流水以及攝影師的充分發揮。好吧,這麼一說就會讓大家發現,我對《Love》那顆鏡頭雖然感到導演和攝影指導李屏賓大師的用心與企圖,卻不得不說那真是一顆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鏡頭,不管是場面調度、運鏡流暢度、甚至是那非常擾人的片頭上字方式,都讓我覺得...不提也罷。十分佩服他們的企圖心,但一切真的太刻意太...多了。好了不忍心再說了。

對,剛剛提到了場面調度,這也是導演功力立刻見高低的因素。一顆鏡頭的移動,畫面內所有的人事物都需要精心安排,應該是經過一萬次的腦中排練,以及燒錢燒時間的充分讓現場所有工作人員、所有演員知道自己要幹嘛並發揮到自己的十分力量,造就出一個值得後世稱頌的片段。最有名的例子大概是《Touch of Evil/歷劫佳人》的這顆鏡頭。它既已成為經典,如果只是模仿,就很容易變成刻意的失敗。反之,用得好就會是一種致意,拍電影真難啊!(做人也是...又離題了。)

對於本片的劇情,其實我真的沒甚麼好說的。嚴格說起來,我認為它甚至還有點鬆散,會讓一般大眾覺得視覺很炫,但劇情好像沒甚麼特別值得一提的地方。但不得不說,並且是以一種真的不以此為傲的心情來說,這部電影是Martin Scoresese拍給所有電影人的一部情書。講「電影人」好像是認為自己站在某種高處與凡人不同,但我這裡的「電影人」只是很簡單的指「愛電影的人」。尤其是從電影的誕生開始愛起的人。有些人可能會用「底子」來形容這樣的人,但這樣一講很容易陷入學院派/街頭派這永遠沒有答案的戰爭,我們就休息一下別講這些好了。總而言之,Scoresese不僅明目張膽在這部電影裡置入許多黑白老電影之外,整個故事根本就是一個對電影大師梅利葉的致敬。非常精準又聰明的,對照當時世人公認第一部電影法國盧米埃兄弟的《火車進站》帶給世人的震驚,Scoresese這部3D電影也帶來了相同的影響力,提醒大家3D還沒死,3D還有繼續深究的空間。以一名憤世嫉俗和滔滔不絕為名的導演來說,這部片說是他溫柔的情書一點也不為過吧。

這是黑澤明執導的《Dreams/夢》,Scoresese在裡面扮演了梵谷(Vincent Van Gough),一個滔滔不絕的梵谷。放這段其實也沒甚麼特別的用意,只是讓大家看一下Scoresese的樣子以及當代電影大師交流之下的火花。看到沒,我就是這麼會離題!

 

其實如果我有時間和腦力的話,我真的很希望好好的寫下去這篇文章,即使很容易陷入一種政治不正確的困境。雖然如此,我還是想發表一下電影之於我的意義。我認為電影是一種語言,是一種藝術,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內容。我受不了一些自命不凡的「電影人」說「只要讓觀眾進戲院,劇情芭樂一點沒甚麼不好」。NO!我堅決的相信,一部形式與內容並重的電影才會是值得稱自己為電影的電影。(又在繞口令,只要一激動就很容易亂繞口令的網誌)我認為編劇應該推敲的是故事、邏輯、深度、強度,而不是因為要讓大家懂,所以寫出大家都可以預測到的劇情,或是以前看過兩萬次相當合裡的劇情。老闆說的好,《陣頭》的票房破三億,大家看的時候很感動,可是出來沒人記得誰是導演誰是演員。因為它空有在電影院裡面播放的軀殼,卻沒有電影的靈魂。一篇文章直接得罪現今台灣前二票房賣座之大片,我得罪人的功力不容小覷!求求你們了,電影之所以為電影,不應該只是順著把故事拍下去,是要琢磨深度,琢磨著手法,琢磨著每顆鏡頭所代表的語言,每句台詞所代表的意義。好啦,其實輕鬆一點看電影也沒甚麼不好,但即使是美國好萊塢每年不知道產出幾十幾百部的浪漫愛情劇,人家也是不斷在進步,不斷在發現更多新的可能,以及不斷試圖把故事的格局拍大。然後同時還要注意自己身為浪漫愛情劇,不能太枯燥。這點用心,我給《Love》一點credit,它畢竟試圖突破一些東西,也試圖展現一些不同,只是沒做好而已。(哇...寫完這篇文章,我真的覺得要隱匿江湖了,畢竟江湖上高手雲集,以及心眼小的老狐狸神出鬼沒,一不小心很容易被追殺,也許終身被軟禁也不一定,又離題了!)我想說的是,我心中有既定認為電影應該負載的意義和價值,甚至可能也已經有一個標準存在,但是不代表我會認為某種電影就是錯的,或是不該存在的。任何人都有存在的正確性,當然電影也是。所以我受不了的其實不是別人說電影應該怎麼樣,而是別人說電影應該怎麼樣才對才是絕對的真理,票房好的電影才是好電影,或是觀眾看得懂的電影才有意義。It's bullshit to me。不斷大聲嚷嚷著「戲」該怎麼拍才對的人,也很煩!有Hitchcock,也有Orson Welles,有楚浮、高達,也有拉斯馮提爾...不管甚麼流派和手法,沒有絕對的「對」和「應該」。(嗯,完蛋了,開始染上把寫東西當成一種喊話的平台的壞習慣了,雖然我不覺得我喊話的對象會看到...事情不該是這樣子的!)

然而,如果因為只是因為相信廣大性和包容性就不能做出一點微薄的評論,那好像也失去了一個人最珍貴之一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對,批判不等於批評。在理性與雖然不見得客觀但至少抽離情緒的條件之下,做出非針對性的分析稱之為批判,我是一個機車的批判者我非常承認,所以對於Fifi、Jo、Amy、Jerome...等等這些站在知識的金字塔頂端,在批判之餘仍然保有對人生的熱情、對社會的關懷、對正義的追求...然後還是以一種一點都不機車而且還非常謙虛和幽默的態度在處事,他們的批判還帶有滿滿的人生哲學,真的是兩百萬體投地!好啦,這段又完全離題之外,還不知道為什麼似乎讓我顯得更加機車,我承認機車,但絕不承認假掰。最討厭裝模作樣的人。

 

總而言之,熱愛著黑白老電影的電影人們,以及Martin Scoresese的粉絲們,這部片會帶來很預料之外的感動和驚奇。同時也會讓人再次反思一下電影的意義。(為了下結論而下結論沒錯)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Girl with Dragon Tattoo.jpg 

之前認識的新加坡監製分享過他和David Fincher合作的經驗,據他的說法是場噩夢。他說David Fincher是個很難合作的導演,很挑,態度很差之類的。可是他的每一部作品,我都非常喜歡,雖然大部分都是驚悚片或是推理片,是我本身沒有特別感興趣的片型,但還是對於他掌握節奏以及鮮明的個人風格感到非常欣賞。看著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心念著監製的評語,眼看著畫面上每一處細節,我曉得這部片製片組應該很慘,可能是拍完就集體離職的那種,但我心中幻想,他們到戲院看了這部電影,應該還是會覺得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然後重擁電影夢,重新回到David Fincher身邊。

一個導演的好壞,不必然是他的人格、性格友善與否,或是可不可以協調。堅持自我風格和不吝於要求別人的導演,的確在他們底下工作會胃很痛,但只要弄出來的東西真的令人嘖嘖稱奇,這樣的導演又怎麼能說他是壞導演呢?相反的,一個甚麼都說好的導演,你可以和他像朋友一樣相處的導演,拍出來的東西真的很平很普通,那要怎麼說他是一位好導演?好吧,這麼一說,就回到了好/壞的定義和立場。這裡姑且不提。反正對於David Fincher,我的結論是,我還是崇拜他的才華!

上面這個片段是本片的開場,俗稱opening credit。以前上電影概論的時候,上到《The Crying Game/亂世浮生》這部電影,教授一直逼我們寫出來opening credit那段代表著甚麼意思,當時真的是胃很痛,最後拿了0分。那是一個在橋墩下的tracking shot,現在想起來大概是透露著某種不尋常吧,確切的意義我還是沒有認真去想過。提出這個例子只是想表達,opening credit並不只是單純一個開場,往往也是建立整部電影基調和隱喻的開始。本片的這一段我在戲院裡看的時候只覺得很酷,然後心裡真的想說這...短短幾分鐘不知道要搞多久或搞死多少人。不過後來再看幾次之後,覺得蠻有趣的。這一整段這麼非寫實,有點科技感同時又帶著點黑暗陰鬱深沉的呈現,其實和整部電影的tone調是蠻不一樣的,但也因為這樣的突兀性,使得觀者一定會去注意它的意義或是內涵,有時候就是一種突顯的手法才能逼迫觀眾的注目。當然,也有很多時候,很多意義是用一種被埋在底下,希望你發現而去挖掘,若是你沒發現就算了的方式被置入。這又牽扯到時代背景和導演思維,有時候話不能說太明,所以用掩藏的,例如戰亂時代或是白色恐怖這種,那有時候可能只是導演覺得在這個地方不應大張旗鼓,而是應該順著劇情在第二層悄悄鋪陳,於是就保持低調。

哎唷,一部電影真的有太多可以說了,講不完了啦。

還是發表一些比較通俗的評論好了。

 

整部電影依舊配樂搭配著畫面和劇情而獲得滿分;節奏鮮明、步調中快板,看的時候不會無聊,一直想看時鐘到底過多久,滿分;美術我只能說真的太強了,好萊塢的團隊真的精緻細膩考究,一定是過了一層又一層,然後不斷去推進的團隊,滿分;攝影在整體上我雖然沒有特別的感覺,大概是因為其他各方面都非常厲害,但還是中上水準吧,光調、layout、鏡頭語言...各方面還是有相當水準。

好吧,發表比較通俗的評論就是會這樣,三兩句就講完了,然後甚麼都講到一點點就是都沒講到核心。最討厭這種「問導油」的感覺了,所以就不「問」了,筷子放下不吃了!

 

總而言之,對我而言,David Fincher still rocks!!!還是一個無法達到他那種水平的偶像啊...

 

不行,想到一個點,不寫睡不著。但是有雷!本片劇情主軸是一個連續殺人犯的故事,這個題材也是David Fincher得心應手的項目,所以他依舊處理得恰到好處。只是一直以來,連續殺人犯這種事情真的令我很困惑。柯南也常常說「動機」,警匪片裡也在講動機,好像每個人做壞事都一定要有動機一樣。我記得以前我也提出過差不多的疑問,到底有沒有純然的惡?所謂的pure malice?沒有動機,只為殺人而殺人?事情好像不會這麼簡單。因為如果這樣的東西存在,那麼人們所相信的很多東西將會隨之瓦解而崩潰,包括信仰、立場、信念...等等。於是一定有一個理由,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本片的終極魔王,來自一個複雜詭異的家族,爸爸酗酒、強姦自己女兒以及殺害遍布瑞典的女孩,以宗教名義濫殺,是他心理變態的最大原因。那麼,爸爸的變態來自何處?還有,片中提到家族裡那些納粹分子,男主角拜訪其中一位納粹老伯的時候建議他把牆上那些和納粹頭子的合照拿掉,他回答:「你要我隱藏自己的過去?像這個家族的其他人一樣?我是這個家族最誠實的人。」好吧,看到這裡,又要被善/惡困住了。明早有一堆事情,現在不是很想深究這個議題,反正...我個人認為這個點也是導演有刻意著墨的點,是本片的內容上很重要的一環。

還有一句話很有趣,是終極魔王準備要殺男主角的時候,他說:「人很奇怪,為什麼都不相信直覺?你就是覺得事情不對勁了,你還是走進來了。我有逼你或是綁你嗎?我只需要請你喝杯酒,很奇怪,人竟然會因為不好意思,而讓自己陷入無法想像的危險當中。」哇,這實在是太有趣了。如果電影中的壞人在殺死好人之前不斷解釋自己為什麼殺人、自己怎麼殺人的,接著被好人逮到機會反將他一軍,然後好人就說:「這真的很奇怪,為什麼壞人們總是要解釋那麼多,讓好人有機會死裡逃生?不是應該趕快先處理掉,還說那堆廢話?」不覺得這樣很酷嗎?!對啊,為什麼呀?如果有一天你獨自待在家裡,房間門關上,突然間,喇叭鎖一直動,好像有人在外面很急著要開門進來,然後瞬間停止了,過一陣子,你會開門走出去?我是不會的啦。假裝裡面沒人就好。當然這是鴕鳥心態,但未免也太恐怖了吧!好啦,講一講等一下睡不著了...。

點破,是一個未來電影的趨勢呀!因為大家看電影看這麼久了,總是有一些不吐不快的疑惑,譬如說為什麼主角永遠這麼強,或是為什麼戰場上不長眼睛的子彈總是打不到主角?所以,愈來愈多電影,就像007,也會被打趴,然後再爬起來;戰場上的主角也會中彈,然後再綁個繃帶繼續上場。殺人魔現在也會說出,「如果剛剛叫你,你不進來不就沒事了嗎?」這種人話,愈趨寫實啊!會是股趨勢。玩法愈來愈多了,不管是影像或是故事。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ly Sometimes  

晚上11:50下班,心裡覺得真是太早了,竟然還來得及去白鹿洞,緣份讓我租了這部片,在種種時空背景因素之下,又喚起我想拍的還是電影這件事情。

整部片走的光調很美麗,暖暖的,自然的,很舒服的。攝影很棒!

片子裡稀奇古怪的道具,Lily房內的佈置擺設、Clara和Piere巴黎公寓的設計、鄉間的紅色敞篷車...每一樣東西對我來說都恰到好處,同時又與片子本質上帶有稍微魔幻氣息相呼應。美術很棒!

兩位女演員的表現都相當亮眼。Lily(Ludivine Sagnier飾演)雖然...老實說我覺得其實看得出她不小了,但也因為她臉上帶有一些歲月的痕跡又搭配瘋瘋癲癲的角色,意外有種奇妙的激盪。而Clara(Diane Kruger)雖然角色性格相對而言比較平面,但是我真心相信演技好壞和演得自不自然有很大的關係,好啦當然還是要看是哪種片子,總之,「搭配」是個很重要的關鍵!(好像又偏題了)簡言之,演員很棒!

配樂,很簡單,就是好聽!

整個片子的劇情、調度和畫面安排都太棒太美了,有好些鏡頭是會讓我抽離觀影者的情緒,不禁先讚歎一下這裡用得好妙然後再回到看片情緒裡的鏡頭;對於整支片塑造出來的氛圍,我覺得很舒服自然,是我喜歡的調子;對於故事的本質,我也覺得「不設限」這樣的概念我很認同,與我現在所有的意識形態很吻合,所以我也喜歡。內容也好,形式也好,都贏得我的心!是我會期許自己能拍出這樣片子的那種片子!導演很棒!

我最近剛好自己也體悟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意義,人情世故對我來說目前都還太複雜難解了,如果能像Lily那麼自由不設限,也許人生真的會簡單許多。以這樣來看,她是不是瘋子,是不是生病,又有什麼差別呢?好了,我...該回到工作崗位上繼續做事(極力避免使用努力或是工作或是加油這類的字眼,規避法律責任,哈哈)。晚安,或著...早安!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Tree.jpg  

本片片頭曲搭配著光調自然的畫面,在歌詞唱到"I'm just a tree"的時候浮上了片名《The Tree》算是一個頗有力度的手法。

本片在各方面都是相當厲害的,劇本、配樂、攝影、美術、演出...都有很高的水準。重要的是,對於能夠保持簡單地掌握住原始鄉野的風光與家人之間的情感,我真心覺得很不容易。雖然我並不是很確定「小品」電影這樣的類型,但這部片大概可以姑且用小品來形容吧。清新、脫俗、保持著一種慵懶、緩慢卻不沈悶的節奏進行著劇情,不時又出現一些讓人發出「awwwwww」或是會心一笑的小橋段,聽起來就很小品吧!

不過話說回來,本片講的內容其實也是可以搞得很壯闊。喪夫、喪父對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巨大無比的悲傷,只是每當提到這樣子的悲傷,好像只能無奈的接受然後繼續過活。不過透過樹的暗喻和象徵(話說回來,以前義務教育時期學的譬喻法和象徵法的不同,好像長大後就忘了,每次只是憑感覺在用詞,哈),使得本片的內容已經不只只在講「失去」,更多的是「生命」。透過相信著死去的靈魂附著在樹上,將對父親及丈夫的形象投射在壯碩的大樹上,風吹著樹動,樹也動得像是活了起來。死與生之間的差別究竟是存在現實中,還是人的想像其實決定一切?

當然,我們可以知道的是,故事,就是只能發生在活著的人身上。再怎麼想像,死去的人是沒有辦法說故事或著發生故事的。也許,死去的人可以藉著活著的人而活在某一個空間,腦空間、樹空間、催眠空間、宗教空間...不管哪種空間,都是憑藉著活著的人的意志而產生的空間。這也許可以視為「活著還是比較好」的一種證據吧。

那麼,來提提女主角吧!(轉得非常硬,沒錯,因為我上一段寫完必須先離開,回來之後要接著寫就...思緒不連貫了,哈哈果然很業餘)

女主角是Charlotte Gainsbourg,身兼歌手、演員、名人之後卻沒有名媛虛榮矯情的氣質...。於2009坎城影展以拉斯馮提爾的《撒旦的情與慾》一片得到最佳女主角獎,每次以這樣的語調講出這種資訊都好像是以一種我看過所以我知道的姿態在講的,而我其實大部份也都自己真的看過,但這部我還真的沒有,哈哈,和拉斯馮提爾的緣份還沒到啦!雖然我知道他是誰以及他的逗馬宣言...但看過逗馬宣言之後就...無意識(好吧我承認根本是有意識的)跳過他的作品。他一定很不爽,哈哈,因為逗馬宣言就是要否決電影作者論,而我又以一名作者的角度去看待它以及它的作品!好啦以後緣份來到的時候我會嘗試的!(竟然自言自語了一大段!)

總之,女主角本人來自一個厲害的背景。爸爸是位有名的音樂人,媽媽的名字則是當今時尚界普遍來說最高級、最搶手、最一輩子買不下手的「柏金」包的那個柏金...!不過父母的成就只能歸於父母,Charlotte Gainsbourg的音樂才華和演技仍然是她獨有的。她在片中自然樸實的演出,以及不太食人間煙火的那種靈性都非常真實和深刻。微笑中卻還是流露著一種悲傷,可謂是真切的詮釋了那種巨大傷痛之下只得打起精神過活的母親角色了。

當然,慧黠、古靈精怪小女兒的演出也相當奪目,奪到有時會令人忽略其他三位小孩分別代表以及詮釋的不同角度。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活著,在記著,不過小女孩太搶目,所以顯得其他人好像暗淡了點。但是,無論如何,各種不同的感覺和選擇,都理應是被尊重、是同等的。於是在那棵樹彷彿知道自己帶來太多糾結之後連根拔起並且一併摧毀了藏有太多記憶的家之後,她們一家人朝著沒有目標的目的地上路了,隨著遠去的車子淡出黑畫面,電影結束,獻給Chritophe,人生繼續著。

 

多久沒寫電影心得了!我都記不起來了我!拍拍手!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he Fighter.jpg

首先這部片的配樂真的很棒,以The Heavy的How You Like Me Now開始,搭配Christian Bale不知為何風光逛大街的神氣,真的是好好看!

曾經我的同學和我說過一句話:「一部片中一個演員爛,可能是演員的問題;但每個演員都爛,那就是導演的問題了。」沒錯,以這句話的標準檢視這部片,那導演David O. Russell實在太強了!這部片中雖然有主角戲分/戲劇成分被吃掉的問題(不過話說回來,大家基本上都認為Mark Wahlberg被提做男主角也是報名奧斯卡的策略之一,除此之外猜測和他身為製片之一可能也有關係),不過即使如此,主角演得還是至少穩扎穩打,把Micky Ward這個角色詮釋得很剛好。上一部看過David O. Russell的電影是《I Heart Huckabees/心靈偵探社》,當時乍看還以為是無厘頭的搞笑片,但看了之後才發現的確是蠻無厘頭的,不過卻不太搞笑。如果這個時候硬要說我覺得看得出Huckabees和這部片的關聯,好像有點矯情了,但我還真的是這麼覺得。大概是導演在處理對話的方法和思維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吧!

本來想試圖討論一下兩部片,可是又覺得自己這樣太貪心了,還是好好記錄看這部片的心得就好了我。

本片以一種感覺像是低成本的紀錄片方式開始,粗粒子畫面、簡陋的房間、兩位素人,以’這種偽紀錄片的形式開場,一方面置入了一種真實感(來自於改編自真實故事),另一方面也奠定了本片tone調的基石-樸實、簡單的故事。我相信這世界這麼大,一定有很多故事是非常精彩,精彩度可比《變形金剛》那樣炫目的程度;不過(也許)大部分的故事還是樸實的,有戲劇性沒錯,但本質上是簡單寫實的。天啊,我這個人真的非常缺乏形容詞,有緣人會懂我的意思我想。總之,那麼,你大概會想問,這到底是甚麼故事?如果要很簡單的回,那它可以說是一個拳擊手的故事,也可以說是一個家庭的故事,或著是一種人生的故事。從失敗到成功,或是相反的方向,人生之中本來就充滿這樣的來來回回,再搭配一種米養出百種人這樣子的倍數,交織而出的就會是無數過程和結果。這部片的兩位兄弟則是在這樣諾大的網絡之中,活了一段不算精彩但能獲得共鳴的那種故事。我不太想使用「激勵人心」這種詞彙,不過如果你要這麼想,我也不反對就是了。

本片故事發生在Lowell(洛威爾),一個失落的小鎮。故事中遍布著所謂的「小鎮情結」,曾經在工業時代還算是繁榮的地方,經歷變革來到商業時代之後已經不堪使用而淪為毒窟或是貧民窟,活在這樣又小又封閉又傷痕累累的地方,人們的希望在哪裡?片中Micky的哥哥Dicky也許曾經是鎮上居民的希望所在,希望在那麼一個鳥地方還是能有一個成功的人,如此一來至少還有一個「至少」,而不會全盤都無。所以當Dicky在片頭偽紀錄式的對話之後,我們看到他帶著他弟弟風光的走在鎮上,一路上和每個人打招呼,說起自己正在被HBO拍攝那樣的姿態和表情,再對照於後來我們逐漸了解到他陷在毒窟中的樣子,這之中的落差具現了小鎮歷史的衰落,以及美國本土社會的面貌。

在這世界上大部分的文明和文化都是從曠野到高樓大廈、從吃飽喝足基本需求到智識上的索求,美國也不例外,儘管我們現在總是只能看見他們的進步、他們的強大。而廣闊的土地中,除了幾個說得出口的城市,其餘那些小鎮大部分默默無名,好聽一點是靜謐、純樸,不好聽一點可能是落後、封閉...(再度很缺乏形容詞)。來自這樣地方的人所呈現的樣貌,雖然不能說是直接代表美國,但絕對可以說是美國的根。Lowell鎮上的建築、街道、居民每一處環節都很細膩地呈現出那種一般美國之外的人民想像不到的風光;而這樣的故事發生在這樣的地方,才有所意義,或著說才有足以突出的意義。

噢天啊打到這邊又想半途而廢了!

請猜猜看究竟...我會不會繼續寫呢?

 

 

 

好吧,還是負責任收個尾好了。

 

本片得到奧斯卡最佳男配角(Christian Bale)以及最佳女配角(Melissa Leo)一點也不令人意外,他們兩個根本可稱是本片的男女主角,不僅是戲分、演戲時候的氣勢和張力、角色本身的豐富性...,他們二位都是一眼望去本片最引人注目的演員。相對於Amy Adams的愛情支線據情,另一邊複雜的家庭和母子、兄弟關係,對我而言,是更能牽引觀眾的情緒和興趣的。不過也還是要再讚賞一下Amy Adams在這部片的演技又有大幅進步了。最後不得不提這部片的造型和演員敬業程度也是相當厲害,增肥、減重、爛牙、禿頭...除了Christian Bale有明顯的減重和造型上的改變,其他像Mark Wahlberg在消沉的那段時間也看得出有微微發福,至於Amy Adams,大家應該也都看得出她走豐腴路線,不僅是上圍,小肚子也頗為明顯。一部電影可以有這麼多細節,只是看你有沒有注意到並且去要求而已。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host Town.jpg

 

 

John Mayer這首歌除了是這部片的片尾曲之外,歌詞其實也蠻符合這部片的一些心境,所以大家就邊聽邊閱讀以下很有可能半途而廢的心得文吧!哈哈!

《Ghost Town/超感應妙醫》是一部並不會用力過度的喜劇,於是我姑且稱之為輕喜劇,這類喜劇通常也會有一些同樣地,力度不會太強烈的啟示或是inspiration。以這部片為例,以男主角為中心,一連串有點荒謬又不是那種無厘頭式或是很誇張式的荒謬事情:從一開始他推延病患約診而被誤認為要去約會那段很尷尬又好笑的談話、在醫院櫃檯與護士針鋒相對的一問一答(對啊!為什麼我們從未想過有些問題其實可以不用回答?)、為了結腸檢查(colonoscopy這件事情在國外的文化上來說有奇妙的笑點,大概類似台灣講到痔瘡那樣吧)而要求全身麻醉、在麻醉過程中主治醫生荒唐地討論起自己曬成小麥色以及還想曬更深才能凸顯自己的眼睛、到之後主角發現自己看見形形色色的鬼魂去找醫生理論,醫生不斷打斷他要講的話這邊又是讓我無法停止大笑...一連串冷面笑匠式的笑點舖陳來到故事的主線---主角看得見鬼魂,而曼哈頓的這些鬼魂們有著未了的心事需要他幫忙。

如同往常,我就在此省略故事劇情了。

除了笑點之外,比較引起我注意的,其中一點是主角的轉變,從冷漠的人(其實同時也是身上背負著傷口的人)到打開心房願意接納別人的人,雖然被我形容成這樣好像很老梗,但老話一句,梗不是看老不老,是看怎麼被呈現的嘛!在他與女主角逐漸了解對方的過程中,他曾說自己的故事很無聊又平凡(不外乎就是被甩了之類的),女主角之後說了一段我認為蠻值得想想的話:「We just get the one life, you know. Just one. You can't live someone else's or think it's more important just because it's more dramatic. What happens matters. May be only to us, but it matters. 」(粗淺地翻譯:我們只活一次,就這麼一次。你無法過別人的生活,也不該覺得他們的生活比較戲劇化就比較重要。發生在你自己身上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也許只對我們有所意義,但這才是重要的。)好吧,大家又要發現我翻譯有多爛了!I blame myself for not caring about learning chinese!我想多數人應該都曾羨慕過他人的生活,事實上,我現在時不時還是很想當別人,不管是當個吃不胖又有C罩杯的女藝人,或是坐在導演椅上急著下班去買台mini cooper的導演,又或著是中樂透的那些匿名者...一天之中,大概有無數次會閃過我的腦袋:「如果我是這些人,該有多好?」另一方面,時不時也會覺得自己的生命枯燥乏味,即使其實發生過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但隨著時間沖淡或是對自己缺乏自信的原因,總是將那些事情沉澱之後就逐漸忘去,只看著現在的自己,然後心想:「好無聊!」這大概也許可以說是「人性」,好吧,我用了「大概」和「也許」這兩個會同時出現在國文考題裡因為他們是重複意義的冗詞,是因為「人性」二字雖然很好用,也是要很謹慎地用。看得到吃不到的才是最令人感到痛苦地渴望,例如購物欲卻沒有足夠的薪水支付、或是看著整個台灣一群群紙片人走在街上自己卻永遠瘦不下來(或許更精確地說是自己沒那個意志力瘦下來),眼睛所見的和能力所能及的是兩回事,這才造就了痛苦。

回到本片,另外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是這個故事所謂的「unfinished」,「未了」代表缺乏一個完結,缺乏一個結束,這對許多人同樣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所謂的痛苦不一定指得是會天天以淚洗面、聲嘶力竭之類浮於表面上的痛苦,那比較像是潛伏在你的生活裡,突如其來閃過你的腦海「如果當時怎樣怎樣,會不會如何如何?」然後在你想了一下之後漸漸轉移注意力又默默回到思緒的第二層,等著下一次的突襲你。那將是一種未了的局面,嚴重的話大概會糾纏你一輩子。我自己尚未經歷過身旁有人死去,所以不太能想像那種感覺,但我常常覺得生與死在生理上阻隔了人們,或著精確一點說是靈魂,每個靈魂之間平時的溝通來自於彼此擁有同個階層的實體,例如:人,哇!好爛的例子...。死去之後,實體不再了,但靈魂呢?我們活著的人不可得知,死去的人也無法告知我們,這時候只能相信人的自由意志和天賦人權---好吧,自由意志和天賦人權不是這樣用的---總之,人只會相信自己願意或著選擇去相信的。既然沒有絕對性的答案,那「未了」的事情將懸在那邊,直到有辦法完結他(依邏輯判斷,那便是活著的人死去或是死去的人復活,但前者並不保證有效因為誰也不知道靈魂存在與否,後者的話讓我們期待西元3000年看看科技有沒有那麼發達--假如世界沒有毀滅的話。否則,就是像本片這樣的例子,突然之間,男主角看得見靈魂然後以此能力幫助他人/他鬼了結心願)。這算是符合喜劇以歡喜結局收場的元素吧,至少片中知道有這麼一名超感應妙醫的鬼魂都完了自己的心願了!

在主角開始幫助鬼魂完成心願的時候,那些montage蒙太奇片段真的很感人,我也情不自禁跟著一個勁的哭。受感動的原因除了看著那些死去的人為了一些遺憾、而這些遺憾主要是會導致生者的難過或是自責...等等,因為這樣無私的情感,我覺得備受感動。你看裡面有哪一個鬼是想要復仇、想要害死之前殺害自己的人?或著是像咒怨那種無來由地攻擊無辜的人?又或著是帶著「為什麼死得是我」這種怨念不肯離去的?他們都接受了死亡,無法接受的是自己來不及做完的事情。

很久沒寫電影心得了,一寫好像蠻用心的喔!哈哈哈又在自己講,總之,「善意」是使這部喜劇成功的元素!

 

結果又在亂下結論了~see you guys!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 Education.jpg

 

這是由Duffy所演唱的片尾曲《Smoke Without Fire》,按下播放之後,相信你們可以感受到某種年代的氛圍;說不上來是甚麼,也無法很仔細描述,但聽得時候,會有些模糊的影像在腦中流動著。不過,這也許只適用八零年代後期出生的我們,因為本片所描繪的英倫六零年代風情是我們完全趕不上的,卻又因時代潮流中不斷的復古和因緣際會,或多或少我們藉由各式各樣不同的東西去體驗到了當時的氛圍,其中當時的主流音樂風格應該算是比較容易令人留下印象的吧。

 

也許是因為現在美國太強大,導致我們一聽到「英文」總是不自覺直接想到美國;又或著是透過好萊塢電影的刻劃,我們對英國的想像往往也停留在很美式的英國之上。而本片由Lone Scherfig(《Wilbur Wants to Kill Himself/二手書之戀》)所導,她所刻劃和呈現的英國,對我而言,是很特別的。至少就這兩部作品來看,顏色總是灰灰暗暗的,搭配著多霧多雨的倫敦天氣,再加上細緻的美術(服裝、場景...),體現了很不一樣的英國風味。

本片得獎紀錄也算是頗為風光,奧斯卡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獲得英國奧斯卡之稱的BAFTA最佳女主角,還有英國獨立電影最佳影片...等等,即使看似是這麼一部小品,得獎氣勢也不輸所謂大片。

這部電影呢,就我個人觀看經驗來說,其實一開始並沒有預測到劇情的路數;所以說伴隨著劇情發展下去,我算是有點緊張、有點震驚最後又沒甚麼特別的感覺了。雖然對於結局我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但我也想不到更好的結局了。與其鬧脾氣讓女主角從此陷入苦難和悲慘,或是突然超級正面和正向變回無辜單純的少女,這樣的中間路線算是最安全的吧。

 

As usual,跳過劇情簡介。

 

片中最大的主題大概就是身處十六、十七青春年華的少女,對於未來不可知的厭惡恐懼以及對於年長男人的迷戀(當然也包含物質上)。首先,對於未來的不可知這一點,我們要先看到那是在六零年代的英國;即使是到現在,英國的自由度和開放度絕對是不能和美國相提並論,不過,也要看是哪方面的自由和開放度就是了,這就不在本文贅述了。據片中校長(是Emma Thompson客串耶,真開心)所說來看,即使得到牛津、劍橋這樣一流大學的教育,出來也是當老師或著是公務員,而這樣的生活對於正對生命中有的可能性感到無比興奮的少女而言,是太過無聊和枯燥的。女主角明明是位品學兼優的學生,代表她是擅長讀書的,而她也提到她想讀英文,所以我想她並不討厭「讀書」這件事情。她討厭的,或甚至說她拒絕的,是整體當時英國的社會氣氛和社會價值-尤其是對於女人。讀書,本來可以是件喜歡的事情,卻因為它被賦與的價值顯得無法接受了。但本片用了所謂「社會大學」的Danny和David兩人的價值觀來呈現另外一種生活型態-是和讀書無關的。相比之下,即使書讀得不多,Danny和David穿著體面、出入「高級」場所、身旁有美人有跑車,甚至Danny對於藝術的品味也讓鼻子總是翹翹高高的女主角感到英雄所見略同。雖然在旁的美人Helen常常冒出一些會被認為無腦或是水準不高的言語,但是她所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像是她說的:「Someone told me that in about 50 years, no one will speak Latin, probably. Not even Latin people. 」對啊,邊臨死亡的語言,為什麼會被拿來當作入學標準呢?瀕臨死亡的語言,還有需要苦讀它,只為了入學?當然,這樣講似乎太功利主義,但是,這也不禁再提醒了我們一次,「讀書」這件事情的價值到底是甚麼?

大部分網路上的心得或影評作者都有寫到本片片名《An Education》不僅是讀書的教育,也是生命的教育,而故事的最後代表著女主角從「歧路」踏回「正途」。我個人認為,本片不是一部在教訓或是說教的片子,而應該是一部在提出這些質問的片子。它並不洋洋灑灑告訴你路該怎麼走,或是將David和Danny他們描繪得極惡、女主角Jenny刻劃得極天真,好像小白羊走進大野狼的懷抱裡一樣;相反的,它提供了不同生活的縮影,而女主角穿梭其中有得到好的、也有得到不好的。不能因為最後所謂的「真相」就全盤否定她在讀書以外的生活所得到的、所學到的。讀書在本片也許最後來講是「正途」,但女主角在故事最後所展現的人生態度,絕對不是在書本裡面學得來的。

其中一句女主角父親講的:「Knowing a famous author is better than becoming one. It shows you're connected. 」這個論點很有趣吧?當然,當時他可能只是因為欣賞David而說出這番話,但也可以藉由這句話來體會一下當時某種價值觀吧。「認識一位名作家比自己成為一位名作家還好,因為這代表你有人際關係。」值得好好想像一番。

 

最後,YA,我終於更新了!

然後八卦一下,本片女主角Carey Mulligan是《Transformer/變形金剛》男主角Shia LaBeouf的女友噢!科科...是對cute couple!

Mulligan Labeouf 1.jpg

是否打得火熱呢!

Mulligan Labeouf 2.jpg

你看LaBeouf的手!!哈哈~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久違的讀者們,前陣子忙於本系畢業公演有點到了心力交瘁的地步,即使能抽出時間看電影,也沒有多餘的力氣寫下心得感想了。而畢演結束之後,整個人又像是瀉了氣的皮球一樣,萎糜了一陣子。這陣子已經重拾以往看片的步調,只是不知怎麼地總是提不起筆(或著說是敲鍵盤比較恰當)寫下小小影評。不過,最近在follow鐵漢Clint Eastwood作品時,才發現他真的是一顆薑是老得辣的催淚彈!於是,請原諒我太久沒寫東西的語句不順和胡言亂語,可能是感動過了頭便無法好好訴諸文字了(這當然是亂講的,很多高手讀東西一流、寫東西更是無懈可擊)。

A Perfect World.jpg 

從形式上來講,Clint Eastwood的風格其實我個人認為是到《Million Dollar Baby/登峰造擊》才開始比較強烈、個人化了起來。事實上,在《Unforgiven/殺無赦》、《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麥迪遜之橋》這兩部片時,他的形式風格極其沈靜、內斂、穩重,緩慢的鏡頭帶出不論是老西部看似分明、實則模糊的正義與邪惡之二元對立,或是那座橋廊之間迴盪不去的暮年之戀;在形式上,這兩部作品已然完全歸屬Eastwood作者風格。那麼,為什麼我仍說我認為《Million Dollar Baby/登峰造擊》是一個比較明確的分界呢?原因就是我認為在這部片之前,「風格」確立的重要性仍然不及「故事內容」重複出現的主題性:那便是"questionable right"或是"problematic justice"這樣子的母題。當然,這樣子的主題幾乎可說是重複出現在每部Eastwood的作品裡;只是從《Million Dollar Baby/登峰造擊》之後,形式的搭配愈趨純熟,風格便也顯然了許多。

講回這部《A Perfect World/強盜保鏢》,其實我在觀賞的時候呢,後半部幾乎都在流淚,所以情緒相當激動,有點忽略了一些畫面上的調度和安排。其中頗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開頭和結尾使用的是同一個鏡頭,但對我們觀眾而言卻是兩件不一樣的事情,也就是Eastwood賦予了這顆緩慢、畫面充斥陽光的鏡頭兩個迥然不同的意義。順帶一提,之前在還沒認知到這樣的手法之前,我竟誤打誤撞在自己的短片裡用上這麼一招,當時的我並沒有想太多,純然只是覺得這樣剪很順,直到教授點破說「我覺得你賦予了同一顆鏡頭兩種不同的意義和角度,這一點還蠻不錯的!」難得的優點,便默默記在心裡了。這次看到時,當下我也沒有立即意識到,只有想到「原來剛開始是這麼一回事、原來剛開始就說破了、原來剛開始是個伏筆啊」這類很直接的想法,直到剛剛下手開始敲鍵盤時才浮現腦海裡。原來我與Eastwood心有靈犀啊...哈哈哈哈我真厚臉皮。

講回故事內容,這部片當然很直接挑戰了世人對於罪犯的刻板印象。你會說,這個主題不是處處可見嗎?像是《古惑仔》系列的電影也是讓我們看到黑道份子的義氣啊,或是一些笨賊的搞笑電影也是在講一樣的事情吧!不,也許目的都是顛覆和導正被污名化的人、行為、想法,但是表現手法的差異和故事刻畫的深度可以決定這部電影是一部合格的電影或是偉大的電影。當然,我也不敢斷然說《A Perfect World/強盜保鏢》就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只是我個人認為在深度、豐富度上,本片仍是略勝多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本片不時透過一種兒童的觀點去看待Kevin Costner所演的Butch Haynes這個角色。時而平易近人、時而殘暴不已。其實T.J. Lowther所飾演的Phillip一直知道Haynes不會傷害他,但是當Haynes被踩到地雷時臉色瞬間大變的這種時刻,總是會特寫Phillip可愛至極的臉,臉上就寫著「噢不!」。他害怕的不是Haynes這個人,而是藏在Haynes背後巨大的悲傷和陰影。

這又令我想起,常常有人遇到這類觸及到「家暴」、「陰影」、「巨大創傷」這類議題的電影時,總是會拿著放大鏡去檢視他們,看看導演們有沒有全然的把複雜度和寬闊度表現出來。如果只呈現了一個觀點,那就會被抨擊說視野狹小、淺薄;如果只是輕然帶過,就會被抨擊說不夠完整、太表面;如果呈現的太龐然巨大,不是會被說很悶、很道貌岸然,就是引起觀眾的無力感(一人之力如何對抗體制之下的巨大結構)...所以說沒有能討好每一個觀眾的角度。而奇怪的是,有一項元素例外,此項元素幾乎可說打遍天下無敵手,通吃任何族群;那就是—兒童。不知道是成人對自我童年抱持的懷舊(nostalgia)/創傷(trauma)作祟,還是兒童們天使般的臉孔就是會不自主引誘成人的一種相信和保護心態,於是一個兒童的觀點、一個兒童說的話、一個兒童看待事物的角度,無論全不全面、無論深不深入,都沒有任何批評的餘地。正是這個社會賦予了兒童(以至於到青少年)無限的正當性和正確性,這社會中的成人和兒童們才會被迫繼續延續這個結構、這個形態。

題外話打超多。講回電影。這部片的兒童主角Phillip實在是可愛得不得了,長大也沒有「大未必佳」,算是影壇裡還蠻幸運的例子吧。Phillip在片中雖然身為一名兒童,但是他所想的、所渴望卻又不敢的,Haynes都給他權利去要求;而當一些時刻來臨時,Haynes不斷讓他去做選擇、去決定。這是一個很充分展現「大人無須對小孩處處呵護、處處自以為是地做決定」的例子。這樣的對等關係,不僅淡化了Haynes罪惡的形象,也再次對兒童的正/邪之分提出質問。在劇中,當Phillip偷了一套萬聖節服裝時,女店員口出惡言的面貌和Haynes坐在車裡泰然的說「It's up to you」成為很明顯的對比。Phillip偷竊的行為理論上說起來當然是不對(之於法律),但是這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東西,於是像法律這種唯一的正當便是一種強制、霸道、粗魯的抹去了法律之外的存在。當我們看見Phillip天真無邪的臉龐和很單純的偷竊(萬聖節服裝的可愛性又更加軟化我們對於善惡的堅持)時,我想大部份的人應該無法認真苛責他吧。所以說,Eastwood利用Haynes這個充分給予小孩主體性發展的成人以及Phillip這個天使般的臉孔、存著爭議的行為(除了偷竊之外、還有像犯罪靠攏...這類衛道份子可能會靠北的行為),在不停的互動和與他人對比之中,再一次證明了"problematic justice"。

 

有機會還想繼續寫一下克老的作品。但我總是虎頭蛇尾。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春去春又來.jpg

首先,我得坦白說一下,這次會重看這部片的原因,除了最近在搜刮金基德系列的電影之外,當年在高中被老師硬生生跳過的兩場做愛場景也是動力之一...。雖然說現在已經過了很久,但金基德作品裡面的情色、血腥和暴力仍是頗能震撼人心的。雖然男女主角不像《色,戒》那般大露點加十足糾纏、如蟲子蠕動一般的窒息式性愛,但也許是因為場景發生在如此一個境外之地,彷彿不食人間煙火一般的寺廟,於是青澀、體位單純、動作不變的性愛仍是讓我看得有點不知所措。

已經頗負盛名的這部片,竟然「主流」到能使我一位來自理工科系、平時很怕冷門電影的男性友人都聞之而觀看,不愧是金基德難得被韓國民眾真正接受的作品。金基德已經是一個國際上會被冠上「大導演」的一位導演了,他的作品也時常見於各大影展,拍片速度快、品質佳、作者風格強烈卻不會淪為單一形式...網路上隨便找都找得到一大堆關於他的作品的影評,甚至也有許多「全輯」式的影評。因此,我也不打算再多做介紹,而尤其以《春去春又來》這部電影的影評最多涵 蓋也最廣。有來自各個領域的人寫的影評,不乏有許多我並不熟知的領域-像是佛學觀點,也有許多文字優美、能以影評的文字來搭配片中禪學靜謐的感覺的文章,而我本身向來走語句不順、虎頭蛇尾、愛寫不寫的風格,所以為什麼我仍是鼓起勇氣想寫這篇文章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仍是困惑著。當年高中觀看的時候,我便讀出那個很明顯的主題:春去春又來、輪迴式的思想、貪痴嗔這些「本質」性的七情六慾...。但重看之後,主題仍是明顯,只是很多細節還是不解。大部份網路上的影評不過在強調金基德處理畫面多麼優美、利落,以及他故事中的「禪意」。但他所用的許多象徵和橋段,我想應該值得寫的更多。只是我自己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譬如說,為什麼老和尚要自殺?為什麼那女子要蒙面?為什麼中年和尚在看了蒙面女子的臉之後要用小時候他對待別的動物的方式來懲罰自己?那是一種贖罪?還是一種單純的祈求?而青年和尚刻下得字,又為什麼老和尚要塗色?蛇,在老和尚自殺時交代了牠的去向,最後牠爬向老和尚留下的身外之物,而中年和尚出獄回來打開門看到的便是那條蛇在老和尚的衣物上游走;這意思是說老和尚成了那條蛇?輪迴?有這麼快?中年和尚為什麼要把老和尚的舍利子放進那座冰雕佛像之中?然後在初春融雪之際,包著舍利子的紅布就那樣隨著瀑布的沖刷而開始流浪。是在表達另外一種超脫?還是漂蕩?

當然,電影是一種開放式解讀的媒介。即使今天我遇到金基德本人,我可能也無法真的獲得解答。但是,寫評論不是就該問東問西的,試圖藉由一些觀點或立足點去解讀、詮釋出一些意義嗎?所以不要再寫劇情簡介了,那連心得都稱不上。我最喜歡的片段莫過於那座寺廟開始就像船一樣遊走於那座湖之中,一方面這樣的安排相當魔幻,另一方面也加深應該算是男主角的老和尚的神秘感和引人遐想的空間。看到最後,不免會懷疑是否老和尚自己以前也是以這樣的方式走過來的,而他最後彷彿有魔力一般的阻止那艘船只為了揮手道別、把船用不知名的力量拉回廟旁、彷彿駕駛著那座廟漂蕩於湖心...種種不可思議的橋段除了脫離了寫實而讓我一直納悶那座廟是否真實存在的問題有點線索之外,也可以作為為金基德並未刻意向主流靠攏的辯護。

片中那虛無的牆、形同虛設的門,讓我們不妨將其看作是人心、社會的寫照。最後,這部片又提出了一個質疑,人的七情六慾是來自於「本質」嗎?否則與世隔絕的小和尚怎麼學習到欺負動物的方法?而在發現動物真的被他搞死之後的痛哭除了很可愛之外,是真的有懺悔嗎?如果真的有,那長大之後殺妻的那份暴力不又 正是一個諷刺之處嗎?即使他出獄回到寺廟看似一切都那麼樸實和刻苦,面對蒙面的女子他仍是無法抑制好奇心而試圖去揭開她的面罩(順便一提,金基德作品裡的 蒙面人,真的是100%蒙面,我都很擔心裡面的人會不會窒息,除此之外也可看出金基德對於視覺感上的要求至極)。

 

最後,電影如今有各式各樣的形式和手法,對於一些所謂「不連戲」、「不精準」的鏡頭或故事,其實觀眾們應該給予更多的讚賞而不只是一味地認為看不懂 就等於很無聊。當然,你真要覺得無聊,也不是什麼壞事。只是我自己覺得,不要是「一味」的直接否定,想過之後再否定的評價才有意義。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jpg

 

這是片尾曲,Jean Louis Aubert所演唱的Dis quand reviendras-tu(你何時回來);基本上,本片配樂相當簡潔,大部份都是由木吉他很純淨的撥絃聲組成,除了劇中角色們邊彈邊唱的《噴泉》,有歌詞的就是這首片尾曲了。以它相當溫暖的風格來相襯劇中的結局,我個人認為是搭配得非常好的。結局時,女主角那句「Je suis la.」(我在這;不要懷疑,很簡單的法文我還是沒有忘記的!)聽起來輕描淡寫卻又深含許多說不出口的傷痛,讓人除了旁觀她的傷痛也不禁爆淚一翻以示感動。

一直以來,描述「傷痛」的電影相當多,有手法蠻普通的商業電影《愛上妳愛上我》(由阿珍Jennifer Aniston和雙面人Aaron Eckhart主演),也有Atom Egoyan導演純淨、靜謐的《The Sweet Hereafter/意外的春天》這樣的作品。而《Il Y A Lontemps Que Je T'aime/我一直深愛著你》則是用一種緩慢、細膩的鋪陳,同時不時地餵以溫暖和懷抱去一步一步地打開那道深鎖已久的心扉-是女主角的、也是觀影者的。網路上有相當多影評,其中也有許多人提到導演藉由女主角與各個不同角色接觸的反應去具體化她慢慢開始接受、打開心扉的感受。雖然如此,但我認為她的心可能伴隨著她的兒子一起死去了。活著的她,並不在乎她要坐多久的牢,也不在乎和家人、朋友、甚至是這個社會斷絕關係。如同她用盡力氣喊出來的「因為你們是活著的人,我厭惡你們!」,她的心已死。那麼,最後的結局又是怎麼一回事?我個人認為,與其說是她平復了傷痛,不如說是她逐漸「重生」了。在中文裡面,我們習慣說「獲得了重生」,但對我而言,女主角並非是「獲得」(因為獲得聽起來像是有別人給予)而是她「reach、approach」了重生。也許可以說是女性的堅強,又或許跟這些根本沒有關係,但的確在妹妹一家人以及周遭遇到的一些人的傾聽、關懷之下,女主角最後鼓起勇氣的面對自己仍然存在、自己就在這裡,這正是一個充滿力量和力度的結局。

而比較為人所詬病的妹妹在與學生討論謀殺、殺人犯時的演技(有些人認為用力太過、有些人認為沒有發揮到那個力度),在我看來,倒是足以呈現所謂「旁人」心理上的壓力和痛苦。沒錯,這世界上背負著傷痛的人並不只是那群傷口還在的人,我的意思是,在那群第一線傷痛的人旁邊,其實也不乏連帶背負著傷痛的人啊。因為深深愛著的人過著那麼痛苦、掙扎的生活,自己怎麼能夠全然的開心和快樂呢?所以在妹妹失控的對學生發飆時,我並不覺得她的演技不夠好,當下,我必須要有點無恥的說,我比較對那群學生感到尷尬...,因為遇到一個抓狂的教授真的是件很手足無措的事情。

這部片的女主角Kristin Scott Thomas曾經演過《English Patient/英倫情人》,但也因為那部電影的聲名大噪,她好像比較沒能有些比較突破的作品。在本片便能好好觀看一下她在褪去妝容、素顏和黑眼圈當中令人為之一亮的演技。

 

有機會再來寫寫一些和「unspeakable」、「弒子」這類題材相關的心得好了。大三時修了論文寫作,閱讀《Beloved/寵兒》這本小說,由作家Toni Morrison根據一些黑人被奴役的歷史所著成。不曉得為什麼,本片偶然之間會提醒到我一些在閱讀《Beloved/寵兒》的回憶。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The Boat That Rocked.jpg

 

That's right! Babe! I've on the hook of so-called Rock n' Roll movies!!!

 

本文相當貼心附上三首百聽不膩的經典原聲帶歌曲小分享穿插在各段落。請不要在這個時候來戰我經不經典的問題。哈哈哈哈。雖然根本沒人來戰過我...還是很怕被戰。

 

(來自Dusty Springfield的You Don't Have to Say You Love Me)

這就跟之前JJ回響「ignorance is bliss. sometimes.」而我回覆她「Once you step on the way, you can never go back..」雖然說回覆完隔幾天我就隱藏起以前全部的murmur了;無論如何,我想表達的是,有時候開啟了一個開關之後,就很難走上回頭路。像是知識之門,一旦開啟之後就再也無法回到純然無知的狀態,而令人興奮的是那種探索、追求新知的渴望總是會不斷襲來的-只要你開啟那扇門之後。音樂,也是相同道理;當然,每個人仍然有各自的喜好口味,搖滾也不是全民皆愛的。但是,像本片裡面那群93%在聽著搖滾電台的聽眾們,一旦在壓抑的環境之下嚐到自由、奔放的甜美果實,他們就再也回不去那個保守嚴謹的年代了。

我在《Revolutionary Road/真愛旅程》一文中有不專業地提到一些關於美國其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開放的某個時期,而英國的保守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招牌是古典、高貴、優雅、傳統的英國,其實也稱得上是搖滾樂的發源地之一。有許多叱吒樂壇的樂團們來自英國,在下不夠專業就不拿出來現醜了;有興趣的google一下,有很多前人們整理的資料和分享。我的重點是,愈是高壓的環境之下,人們掙脫牢籠的欲望即會愈是強烈-一旦意識到了他們處在一座牢籠中的話。This is an one-way direction. 意識抬頭之後,就是無法再收回你的意識。像是《The Matrix/駭客任務》裡面的藍色和紅色藥丸一樣,選了藍色藥丸Neo將會繼續活在母體(The Matrix)裡,他將不會踏上那條尋求真理之路,而紅色藥丸則是相反。但是,弔詭的是,即使Neo當下真的選了藍色藥丸,他的未來還是有無限可能和機會讓他吃下紅色藥丸;而他一旦選擇紅色藥丸,他就無法回到純然無知的狀態了。在本片體現這個理論的,就是那群時不時隨著音樂起舞、吃飯聚餐、甚至是坐在馬桶上的聽眾們。他們代表了一個世代的人民,一個在舊與新之間掙扎的人民。如果要我再舉個很老百姓的例子,就像在我小時候,我母親管得非常嚴格。由於學校離家裡步程大概三分鐘,所以放學五分鐘內還未到家我就完了。國中和高中的時候也只是因為交通問題所以時間可以再晚一點。這樣嚴格的管教也許的確成功隔離了我和一些母親認為「愛玩」的小孩,但卻也增加我說謊的實力。在高壓管制之下,人的欲望也許可以被壓抑,但對於那些像是牆縫之中冒出的綠芽一般的堅強欲望,到後來也只會演變成用說謊以得到滿足而已。

 

(來自Procol Harum的A Whiter Shade of Pale)

本片用相當親民的手法述說這個背景既單純又複雜的時代所發生的故事;單純,是相比於歷史上的動亂、戰爭之下,當時顯得還算安居樂業;複雜,是相比於戰爭、動亂時期人們只希冀飽餐一頓就夠了,根本無暇去開發意識或音樂品味。而本片選歌的品味也是一絕。的確都是來自當時非常熱門和具時代意義的歌曲、樂手。說到這個,我們也要看開一點,等到我們成了媽媽、阿姨的年紀,那時的小孩大概就會說周杰倫、蔡依林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代表巨星,而我們可能也無力反駁。看開點吧。

我個人最受感動得當然是沈船所代表的象徵,搖滾樂的形式也許已死或是一息尚存(樂手長捲髮、團員們開著一台小巴走遍大陸、Peace標誌...),但搖滾的精神和音樂本質將繼續被歌頌著。直到何時?也許等到郝胥黎(Huxley, Aldous)的書《Brave New World/美麗新世界》真的實現的時候,總還是至少還會有一個人(就是主角)發現到搖滾樂,然後再用他的方式繼續讓它流傳下去。好吧,也許這麼說很短視近利,但「復古」大概是從人類演變開始之後就一直存在著的古老又新穎的行為了吧。古老,是它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存在了;新穎,是它總以不同口號和面貌再度襲捲人類文明和歷史。所以,如此期待著搖滾樂、搖滾精神,應該也不至於over-expect吧!

 

(最後獻上來自Skeeter Davis的The End of World!)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席之地.jpg

 

即使在看過這麼多熱門的、號稱復甦台灣國片的一些電影之後,《流浪神狗人》仍是我心中最佳國片的Top 3之一。在這邊也不妨直說,我個人鍾愛的台灣電影之三便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藍色大門》以及《流浪神狗人》。由於在下個性十分優柔寡斷,所以每次要做出甚麼抉擇總是得經過一番掙扎,過後甚至還是做不出任何決定;但「台灣電影」對我而言定義的範圍縮小許多,就是台灣導演、台灣演員、取材、故事發生在台灣的電影。於是像是《可可西里》這種逢人就推薦的電影仍不能算是我鍾愛的「台灣電影」。

好,為什麼一篇在寫《一席之地》的文章前面要鋪陳那麼多提及我到底有多鐘愛《流浪神狗人》,而我甚至並沒有寫一篇《流浪神狗人》的文章呢?原因出自於《一席之地》的監製-陳芯宜。雖然我也只看過她所導演的《流浪神狗人》,但由於有幸在林文淇教授的邀請之下與她面對面來場座談會,對她便產生一種比較沒那麼遙不可及的感覺。大部分的導演總是給人一種距離感,也許只是因為我是平民老百姓,導演們根本對我這樣的業餘者不感興趣,但陳芯宜導演在那場座談會中所細心、正面回答了許多來自台下並不特別厲害的問題,最後甚至接受了我們一群鼓起勇氣的學生留電話給她(希望可以參與電影製作)。她是個相當精彩的人,有許多特別的經歷和作品;而《一席之地》即使是樓一安導演的作品,讓人看了還是忍不住一直想到她在這部作品中的影響力。

 

讚頌完了之後,回到電影本身。

一直以來我還蠻有意無意地去避免所謂關於「搖滾樂」的電影。原因可能連我自己都不清楚,但我姑且寫下我自己意識到的層面。在我高中的時候,我也玩過樂團。當然,我們就只是copy別人的歌而已,並非是所謂的創作團。即使如此,我還是深以那段經歷為傲。上了大學之後,每當我身邊出現一些自稱「rocker」或是不停大鳴大放自己有多愛搖滾樂的人,在我心中都會浮起一些以前的回憶。那些回憶對我來說是段非常美好的時光,但同時也提醒了現在的自己有多麼平庸。別誤會,我並不是認為當時的自己有多不凡;是當時能夠非常白目、眼界非常狹小、思想非常膚淺卻又可以自得其樂、一群人追求一種很單純的感覺,對於那樣的自己,我自認為相當青春。也許是我一直以來對青春有太多幻想和期待,所以能和它沾上一點邊的東西我都能回味許久。上了大學之後,我很少再碰吉他了,當然還是維持聽音樂的喜好,甚至耳朵變得開了許多,不再是以前那個只認為metal很屌其他音樂都是廢物的白癡少女,但想起自己當初對音樂的願景還是會有點遺憾。

結果還是沒回到電影本身。

即使如此,我最後還是看了《一席之地》,一部其實不只是搖滾樂的電影。劇情由兩大路線平行交錯:音樂界的莫子和凱西、生死界的林師傅一家人。不得不提到,小剛未免太遲鈍了吧,雖然很可愛,但要是我和他對話,我可能會很失控...。哈哈哈。兩組人馬的劇情交錯著,當然也需要被巧妙的銜接起來,否則就失去了平行劇情的意義。對於莫子那條路線的劇情,我在看的同時,心中也浮現一些畫面。以前高中還熱愛metal的時期,也去看過一些地下樂團的表演。人總是少得可憐(metal樂團),場地總是煙霧瀰漫、酒味濃厚,時間總是非常非常晚以至於我總是不能看到最後。當時沒想過太多,只以為搞音樂就是這樣子,但後來想想才發現也許真的是現實考量,也許是一直以來漸漸演變成這樣子的情況,進而變成一種顯於外在的形象。而我相當不喜歡搖滾或著是其他類型的音樂,總要依靠某種「形象」做為一種傳達方式;像是吸大麻、抽菸、搞上groupie就是等於搖滾樂手,所以在劇中凱西問了一句「形象?我都不知道我是甚麼形象了」的時候,我倍感認同!為什麼會有人自稱自己是rocker我現在還不懂,真正的rocker根本不care自己是不是rocker,就像在《Wild Hogs/荒野大鑣客》裡面那群自命不凡的哈雷族追殺John Travolta一干人時所控訴他們是群poser的時候,那群自命不凡的人其實才是真正的poser,因為John Travolta他們只是想騎哈雷而已,並不是在追求騎哈雷之外的形象。Rocker也是一樣,追求的應該是音樂、表演,而不是自己究竟是不是rocker,然後在抽菸喝酒時認為自己更像rocker了。

抱怨了一下之後,結論是,莫子和凱西的故事有深得我心。而且對於劇中他們兩位音樂的風格差異所得到的回響不同,這一點也頗富趣味。在台灣,樂團或著創作型歌手適合走的路線,以往是只有所謂的「流行樂」,但大概從我高中開始,陳綺貞、張懸...等等的所謂清新女聲漸漸出頭了,雖然她們比起檯面上的女歌手來說仍是低調和硬地(Indie)一點,但她們扎扎實實吸引到了一群聽眾,那群聽眾的喜好也很容易被臆測...。簡單的說(不負責任的說),喜歡陳綺貞的通常也會喜歡盧廣仲,喜歡盧廣仲的大概就不會喜歡閃靈、濁水溪公社。漸漸地,台灣的樂迷們開始也愈來愈族群化,唱片公司發片時大概會鎖定特定族群,而他們的用語可能就是「凱西的唱片,我們鎖定的族群就是喜歡陳綺貞的那群」(我幻想的)。那麼,莫子那群樂迷呢?比較起來,他們的曲風更冷僻、所想表達的東西更深沉,大部分的人聽音樂追求的是好聽,不是被教訓或是學習到甚麼人生哲哩,但堅持的樂手-就像莫子一樣-總是會繼續堅持,然後落得潦倒而終;或是聰明一點的,大概就會靠一些外快來養活自己,同時又維持自己的理念。所以直到莫子死了之後,畫面上才漸漸出現他得到很高的評價的現象。這跟藝術史上幾位知名畫家一樣,生的時候畫賣不出去,終於撐不下去死了之後,畫突然變成無價之寶。藝術史老師說,這一切都是炒作。本來藝術品市場就是會被炒作,這個道理又跟房地產一樣,大家都聽過「炒地皮賺大錢」的道理吧。所以,當莫子的音樂和死亡開始被炒作的時候,聰明的凱西也待不下去了。

一席之地2.jpg

這是莫子的「一席之地」。和字面上的意思一樣,這真的是他的一席之地。這個畫面是我認為這部片裡面最巧妙的一個關鍵。

 

那林師傅路線的劇情呢?坦白說,我覺得蠻好看的,但除了美術令人驚艷之外,我也想不到有甚麼別的點可以講了。大概就是描繪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問題,錢啊、病痛啊、死亡啊,但比較值得一提的大概是陸亦靜飾演的媽媽會和鬼魂聊天的劇情吧。生與死之間的交流,聊得東西仍是亡者所牽掛仍然在世的人們。正因為人生在世有太多煩惱,即使到自己肉體死之後,靈魂仍然被纏繞著。這樣也回應了所謂「一了百了」的想像。也不禁讓人思考,那莫子的靈魂呢?如此堅持音樂、板著一張臉面對那些商業啊、行銷啊、假像啊的莫子,死了之後能得到真正的安息嗎?「一奮而下的抗議之聲」這標語下得多麼帥氣,背後藏得仍是鎖定了某些族群的種種商業行為。真正在乎莫子、在乎他的音樂的人,會是誰呢?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我大概了解為什麼我一直排斥去學一些企管啊、行銷的東西了。當然不是要說我自己很酷還是甚麼的,只是對於那些虛假、操弄人心的行為,我還是被英文系保護著去冷眼旁觀比較好。

 

最後,老百姓心得,莫子儀好帥啊!!!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因為和電影有關,所以放在film的分類之下。這是心得文,枯燥無比。

 

此書將導演姑且分成三類:合格的導演、優秀的導演、偉大的導演。

 

大部分我們日常生活看到的大概都是合格的導演,就是至少有合理地說出故事、至少好好地拍出了一部片子-姑且不管片子有沒有深附意義或甚至是稱不稱得上是藝術。平常人們在使用「好萊塢電影」一詞的時候,通常就是不自覺將其分類在此之下;因為刻板印象中,「好萊塢電影」代表著是一些以票房為取向的商業電影。這也就是說,商業電影既以賣座營利為目的,相較之下就比較譁眾取寵;當然,要獲得大部分觀眾的心,就是拍出大部分觀眾會喜歡的電影。而我並非站在菁英主義的立場上講以下這番話,但大部分觀眾所期許的電影「通常」屬於娛樂走向。娛樂,更精確地說,它包含的是各式各樣的體驗與想像,提供一般民眾平常上班、生活之餘感到無聊時的一點滿足,所以並不能直接斷然的說娛樂片=喜劇片;這也是當我外婆與我一起坐在客廳看著《藍色生死戀》然後兩人紛紛淚流滿面還是要繼續看的原因,因為我們正在被小小方盒子裡面的悲劇娛樂著,而眼淚只是被娛樂著的副作用(或著更佛洛依德一點的講,我們是以看灑狗血韓劇找個藉口讓自己大哭一番?哈哈)所以說,以商業取向的電影必須背負著票房壓力,需要搭配一些像是偶像演員或是吸引人的劇情才能成功風靡全球;而也因為如此,這類的電影往往真的只能賣座,在影評人的眼中它們只是一粒沙子那麼微不足道。

 

但是,要提出質疑的是,仍然是很多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來自好萊塢,而上面一段所指向的意思是叫座與叫好似乎是兩個無法兼得的成果?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有許多優秀的導演和偉大的導演們在看似行雲流水又活潑生動的劇情發展中,植入了導演的思維、甚至是偷渡或著是說嵌入了各式各樣的意識形態和信念。

 

那麼,優秀的導演和偉大的導演差別在哪裡呢?很粗略、簡單的說大概可以歸納二字「風格」。

優秀的導演能將文本詮釋出更複雜、更多層次,相較於合格的導演單向思考和處理劇本,他們可以賦予角色或是情節更多意義和詮釋。從優秀導演的作品中,我們也比較可以清楚的感知到導演的觀點-意味著,我們比較容易意識到「導演」這個幕後的角色。記得很久以前有人問過我,似乎是JJ問的,為什麼商業片的導演通常都叫不出名字(意思是通常我們不會去看商業片的導演名字叫啥)?我記得我當時的回答是...在看商業片的當下,大部分不會意識到有導演這號人物。因為就只是順暢(有時候甚至並不)地看完了電影,不會覺得有哪邊饒富趣味或是風格強烈到有欲望去記住導演的名字。他們只是合格的導演,就是藉由流動的影像說出了一個故事;而優秀的導演會加註詮釋、提供觀點,這樣便會讓觀眾不得不去意識到這是一部作品,某個人的作品。另外,優秀的導演也會以技巧的轉換和變化去支援強化角色的過程。意思是,在各式各樣的攝影鏡位...等等的變化中,優秀的導演會賦予其意義。鏡頭不只是說故事的媒介,更可以是帶著弦外之音的故事本體。最重要的是,優秀的導演會意識到「subtext(書的譯者翻成次文本,用英文解釋可能會更精確)」subtext,"implicit meaning"或是"theme"。用中文解釋比較像是弦外之音或是主題的意思。也就是說,優秀的導演在看過一個劇本之後,會做一點像是文學系平常在做的事情,探討、詮釋、試圖找到整個文本中的核心,進而去發展整篇故事。

 

現在,既然優秀的導演已經如此優秀,那偉大的導演是怎麼樣偉大法呢?答案仍是「風格」。偉大的導演和合格的導演通常站在兩種相當不同的形式創作之立足點。合格的導演需要透過許多活潑有趣的鏡頭和故事發展來吸引、保住觀眾的心,也因為如此便無心再兼具其他層面的考量;偉大的導演則大部分嚮往使用簡單、直接的鏡頭去說故事,同時,每一個靜止的鏡頭以及鏡頭的移動,都可以再被看做是更細節的安排。這樣說似乎會使人質疑-而這質疑即使是我也時常忍不住問道-「導演真的是故意的嗎?」讀本系的難關在於看了一些小說或是電影之後,總是要做相當多的心得和批評,而我們常常自己寫著寫著忍不住真的想問...這一切真的是作者故意安排的?還是只是我們想太多、教授們也想太多?四年來,我只能給自己一個很不明確的答案,就是(以電影來說)偉大導演的作品即使並非每個我們認為是象徵某些意涵的符號都真的出自安排,也會因為他們作品向來維持一種特定的風格和意識型態而使我們的解讀不會落於「想太多」的窘況。換句話說,偉大導演之所以偉大,在於他們平時創作便絕對不會「想太少」,所以我們的「想太多」也就只是我們不安於自己所分析的小小抱怨而已。

偉大導演的作品通常有其一貫的風格,此時此刻就可以大方的拿出法國新浪潮提出的「作者論」套在偉大導演的頭上。那麼,像是李安、Stanley Kubrick這樣作品跨越各類型(genre)的偉大導演要怎麼使用「作者論」來解釋呢?首先,我個人認為「作者論」的精隨不在於證明甚麼導演擅長於哪一類的電影,而應該是在創作、製作電影時,導演本身擔任所謂創作的靈魂。這與類型無關,所以跨類型的導演並不應該因此被搞混。一般來說,擅長於某類型的導演的作品,對於研究電影或是喜好寫影評的觀眾來說會比較容易去分析和解構;因為共同類型的電影通常共同的主題比較容易浮現,也因此就能比較輕易地找到這位導演的核心和意識形態。但在跨類型的作品當中要去「歸納」一位導演的思維相形之下就比較困難了;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會害怕拿「作者論」去套用這些導演,這也是因為自己不夠信心、怕自己想太多。我私自認為,人既然是這麼多貌的動物,擔任導演時也不該被期待單一化;所以在各式各樣的類型當中,導演們毋須使用相同的手法或是維持相同的論述,常常可能因為導演自身的經歷發生變化,看待事物的方式也連帶有所不同,在作品之中顯現不一樣的關懷和議題;這樣是合理並且正常的。只是,偉大的導演即使在豐富多元的作品當中跳來跳去,他們維持不變的便是處理、看待作品的方式。他們不會因為自己經歷的變化就決定隨意拍一部電影,因為這些所謂偉大的導演在立足點上便已經和合格的導演不太一致了。他們仍是會使他們的作品風格化;他們的詮釋仍是靈魂、核心,意思是演員和各式各樣視覺上的形式都是跟著他們而起舞;他們創新、天才、非凡。

 

這篇文章如果以論文寫作的眼光看來真的是...很不精確,沒有指出哪些話是作者所說的,哪些話是我自己所認為的。即使我自己認為大部分的話都是我自己說的(在看了本書之後所說的),但沒有能夠清楚明確地指出每一個想法的來源的確是應該被詬病的。而且,我是不會用中文寫論文的,所以用字的拿捏也相當不精確和不通順,甚至使用「想太多」來做為一個term,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即將從哪畢業了。

最後,要說一些情感上的心得。讀了此書的前半(後半是個例分析,打算日後再看),不禁讓人熱血沸騰。以此書所提供的範例來檢視自己之前所拍的小短片,自己的作品真的是淪為不三不四。要說我是合格的導演我一定不服氣,畢竟每一顆鏡頭我都試圖加諸一些除了劇情以外的東西在上面,有時候甚至覺得觀眾根本沒有想那麼多(又是一樣的自信不足);但要說我是優秀的導演我自認還擔待不起,更遑論是偉大的導演了。所以,還是讓我這半調子再多看一點書、再多看一點電影吧。承認自己的無知,才能再繼續踏上想走的路。

我這人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Julie & Julia.jpg

 

對於Blog盛行的這個年代來說,被人閱讀變得是件容易的事情了。相較於Meryl Streep所演的Julia在1950年代所遭遇到出書的困境,現代由Amy Adams飾演的Julie似乎幸運多了。當然,故事的起點在於她一事無成的生活,而最後的成功與其說是麻雀變鳳凰,不如說她是一步一腳印地實踐最初發下的宏願,而成功隨之而來罷了。她寫Blog的過程也讓我想起我寫Blog時的心境...,雖然我寫真的是漫無目的地亂寫,包含許多murmur和whining,可能三不五時寫些甚至稱不上是影評的電影心得,然後我又刻意不是很想讓身邊的周遭朋友或是認識的人知道這裡,所以人氣低迷之外,通常也沒甚麼回響。即使我的出發點與Julie的並不相同,但有時想想也的確覺得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說要把這裡改成全部都是影評的話,我好像沒那個能耐;但不這麼做的話,這個Blog真的只是一個浪費時間的地方嗎。這又牽扯到所謂的Blog究竟是否應該讓別人看到,或著更精確的說,寫作這件事情,究竟應該是寫給自己還是寫給大眾的呢?中國文學裡的「文以載道」可能會傾向於寫作必須對大眾負責這一方,但西方的Emily Dickinson偉大女詩人寫作就是窩起來寫,雖然她的名聲當然還是來自於作品日後的公開,但她的例子還是沒有完全支持「大眾」那一方。我也認識寫得很好很棒的人,但把自己的Blog巧妙地藏在廣大網際網路中的一小隅,連google大神都請不出她來;相反地,我也會偶爾收看一些我完全不認識、純粹出自於崇拜他/她的文字而去拜訪的Blog。現在台灣也很多人從部落格走向出版業,從經營部落格(廣告收益)到真的出書,雖然我一直不是很了解現在台灣出版業的情況,但甚麼樣的書都有自己的族群會買,而部落格作家的好處就是他們通常已經有固定的一群讀者,似乎出書是真的可以帶來大筆收益的。(像知名「部落格天后」彎彎小姐第一本書的版稅就足以讓她邁入百萬富翁的行列)

好吧,上一大段只是做為一個業餘至極、寫東西的人(還不敢自稱是作家)一點小小抱怨。接著講回電影吧。首先,這部電影給我很深刻的感覺就是那種前人與後人在不同的時空之中,卻因為身境心境相同而有所相通;像是以前讀古代的詩詞時,也偶有詠嘆古今相通的作品,《Julie & Julia/美味關係》彷彿也是在說著這麼一件事情。從不停的交叉、跳接當中,兩條故事線的主角們不停的重疊著、前進著,於是它的副標題是"Based on Two True Stories",因為她們並未真的面對面見過,而是透過食譜、做菜時的心境和處境而心靈相通。基本上它是兩個故事,但因為重疊性而讓這兩個人的人生交織出一個格局更大更吸引人的故事。

對於電影裡Meryl Streep的口音必須先給一個讚,影后就是影后,從costume到整個人的樣子和氣息,就是活脫脫一個不同的人啊。得到金球獎最佳喜劇女演員真是一點也不為過。不過,雖說如此,我還是有點疑惑為什麼Julia是這種口音...她不是道道地地的美國人嗎...但看她的影片似乎就是如此。所以梅姨只是寫實地詮釋她而已。而在這部電影中看到《穿著Prada的惡魔》前上司-下屬的Meryl Streep和Stanley Tucci再度搭擋成為夫妻,雖然有點不習慣,但還是只能接受啊...不過!劇中兩對夫妻的角色真的是羨煞人!完全符合我對於愛情、關係(relationship)的期待和想像。當然,這種是可遇不可求,但就是有這樣美好的例子才能讓一些身處於很糟糕關係的女/男性友人們醒醒腦,不要想說自己得不到更好的就甘於一個基本上很爛的(或是不適合)的對象。也正是因為他們這種相知、相愛的感情,讓本片增加一些溫暖、感人的元素。如果一整部片都在講做菜時遇到的處境和困境,我想應該就列入記錄片類型比較適合了。

基本上現在夜很深,甚至可以說是日很淺的地步...所以我真的是有點在亂打。好吧,既然如此,我也不能怪罪人氣低迷或是沒人回響這件事情了...。最後再講一下本片的導演Nora Ephron是個非常擅長浪漫喜劇的導演,導過許多堪稱經典的浪漫喜劇像是《當哈利碰上莎莉 When Harry Met Sally》《西雅圖夜未眠 Sleepless In Seattle》《電子情書 You've Got Mail》...等等。雖然其中也有一部奇怪的《神仙家庭 Bewitched,但前三部真的是必看的、美國浪漫愛情經典的、永遠可以從裡面quote出很多對白的經經經典典典電影。

最最後,quote電影裡很重要又很美的一句話:「You are the butter to my bread, the breath to my life.」然後順帶一提,butter真的很好吃,是說美式那種一條條的那種...真的好。好。吃。在美國的食物,除了Brownie之外,就是鹹奶油和用butter炒的一些家常菜讓我懷念而已了...。(其實還有紐約的牛排以及波士頓的龍蝦和披薩...)完全贊同Julie所說的,關於butter這件事情。

最後的最後,原作者Julie Powell比起Amy Adams其實是個更叛逆更憤世嫉俗的大都會女性,Amy Adams雖然在本片演技其實還不錯,但她的形象和樣子還是很容易走一走就回到乖女孩和有點楚楚可憐的感覺。而原作者在寫她的blog的時候,似乎是真的用了很多f word,也不像電影裡選出的那些文章好像讓她全然是Julia的崇拜者(意思是,她寫blog的時候似乎也有一些篇幅是在murmur和whining關於法國菜的難搞以及自己有多慘)。但這樣才更符合現代,也更真實囉。呵呵。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Fargo.jpg

柯恩兄弟的《Fargo/冰血暴》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作品。其實我是先看了《No Country for Old Men/險路勿近》這部片才開始注意他們的,他們的作品也看得不多就是了(很難找)。本片簡直可以說是《No Country for Old Men/險路勿近》的前身,除了《No Country for Old Men/險路勿近》更為簡潔有力、手法推至到更純熟的地步之外,故事的核心似乎都在探討著一種pure malice(姑且亂翻為純然的惡意)。兩位殺人魔看起來都不像殺人魔,只是顯得冷靜、沉默而已。而《No Country for Old Men/險路勿近》的場景是對美國人來說具有重大意義的西部,所以也讓將整個故事的基調除了帶有懷舊的味道之外,也多了更多荒蕪、可怕。而主角Javier Bardem教條式的對白和冷酷至極同時又具備黑色幽默的矛盾性,讓整部片因他而走的故事軸線顯得相當有趣和豐富。即使全片毫無音樂做為襯底,仍是不無聊、不沉悶。反倒是讓我嚇得一愣一愣的...。Btw,這部片也讓Javier Bardem因為《The Sea Inside/點燃生命之海》而深耕在我心中溫暖的形象完全消失無蹤...。祝福他和潘妮若普的戀情美滿囉!(完全失焦以及不專業的一篇影評!)

用了一整段講《No Country for Old Men/險路勿近》,那麼,《Fargo/冰血暴》是我在之後才看的,要怎麼拿它去比較我已經深深喜歡的《No Country for Old Men/險路勿近》呢。好,首先,《Fargo/冰血暴》的超實力派同時螢幕型像又有點被定型的女主角Frances McDormand(同時也是Joel Coen的老婆)在本片所發揮的實力...個人認為是遠不及她之後拍的《Burn After Reading/布萊德彼特之即刻毀滅》。其實也不能說是「不及」,只是說比較起來呆板了許多。但她仍是以此片獲得最佳女主角,能說甚麼呢。雖說我小小抱怨,但她在這部片中所代表著一股正義、不畏懼的精神,其實是讓人在觀影時仍能感覺到一絲希望和溫暖。相較於白癡又貪婪到想綁架自己老婆的William H. Macy(who, by the way, is totally a comdeian)和兩位受雇動手的殺人犯(Steve Buscemi也是讓人看了就想笑),大著肚子的女主角代表著便是某種新生和希望。也許可以經由簡易的二元對立去看這部片,便覺得在正義與純然的惡意之間,那兩位笨笨的角色便是一種玩弄和嘲弄的點綴。

Fargo-Frances Mcdormand.jpg

接著,講回所謂的pure malice。還記得有陣子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世間究竟有沒有純然的惡?意思是沒有動機的只是想做所謂的惡事。這當然不包括偶爾想叛逆一下,除非是想叛逆然後就去殺一個人,而那個人和你本身毫無關連。柯恩兄弟的這兩部片似乎都回答了「有」這個答案。也許有些人會質疑本片的金髮殺手不就是為了錢才殺人嗎?那錢當然是很大的動機。不過,對於他在本片中種種行為模式,除了白雪覆蓋的場景讓人冷冽之外,他完完全全就是那個讓人打寒顫的來源!冷血至此,不禁讓人懷疑他到底是為了錢殺人,還是殺人順便拿點錢。好啦,後者這麼說起來還是太牽強,只是你仔仔細細的看著他,你認為在他動手之前給他一百萬叫他不要殺你,你能如願嗎?

Fargo-1.jpg

柯恩兄弟另外一點令我著迷的便是他們作品中(至今我只看過本文有提到的三部,樣本太少不好意思)那若隱若現的黑色幽默了。當世常常被冠上「黑色」之詞的導演有柯恩兄弟、Quentin Taratino、Emir Kusturica...等等,而這幾位都是我心頭上的一塊肉啊!可見不知不覺中我的確深深被這些元素給吸引。要怎麼定義「黑色」這件事情呢?我相信除了劇本(也就包含了對白與主題)之外,導演的風格和表現手法也相當重要。柯恩兄弟的手法在我所看過的三部片中,對白重要之外,就是乾淨的鏡頭和演員的演技了。用各式各樣的對比和荒誕去塑造出這樣一種「黑色」的氛圍。而Quentin和Kusturica在此就不多說了。

我私心認為要去分類上述這三位導演的作品是相當困難的,除了你可以非常,真的是非常,通則的說是「喜劇」之外,還能冠上其他的標籤就是相當困難,或是相當不精確而且還可能誤導別人讓別人抱持著錯誤的期待觀看、看完又嚷嚷著難看或是無聊。不要玷汙他們這些瑰寶了...哈哈哈好啦我言重了。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好,讓我們盡釋前嫌重新開始我的小小影評之路吧!
(意思是之前想寫但沒寫的就let it go吧哈哈)

Downfall.jpg

 

《Downfall/帝國毀滅》其實不外乎又是一次關於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電影,以此先粗糙的分類之下,不難想像電影內容大概會是甚麼。不曉得為什麼,在我的成長過程當中,好像總是有看不完的納粹電影,除了老師放的《Life is Beautiful/美麗人生》在國中就開啟了這扇沉重且驚人的門之外,之後的《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單》、《The Pianist/戰地琴人》、《Nowhere in Africa/何處是我家》、《The Counterfeiters/偽鈔風暴》、《The Reader/為愛朗讀》再到比較最近的《Inglourious Basterds/惡棍特工》...等等,都用各種手法、觀點、角度去看納粹屠殺猶太人相關事件。其中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來自德國以外的國家,尤其美國頗多的;這可能可以追朔到二戰初期歐洲戰場被德國的閃電戰給打得一敗塗地,存活下來的猶太人幾乎能逃都是逃到美國有關。當然,也有到非洲的,所以有《Nowhere in Africa/何處是我家》這部輕描淡寫、似乎置身事外實際上更細膩的一部佳作。上述說了這麼多,主要是想表達依德國自己人的觀點去看這件歷史的作品比起來還是少數。尤其是由非猶太裔的德國人來表現這段歷史,更使《Downfall/帝國毀滅》這部作品展現不同的觀點。

首先,我想先說明一下「觀點」這件事情有多麼重要。對我而言,這部作品的優點正是因為它不同的「觀點」。這世界上也正是因為有這麼多「觀點」,才有衝突以及和諧。這多樣豐富的世界正是來自於人們各種不同的「觀點」。寫論文講究觀點,找到你自己的觀點論文大概就成型了;搞政治需要觀點,所以才有長久以來的左右之爭;玩樂也需要觀點,否則就只是單純的腦袋放空以及殺殺時間。那麼,出自德國人-尤其是希特勒當時的秘書-的觀點來看希特勒這個人,和我們以往所看到的納粹電影有甚麼不同呢?納粹屠殺猶太人這段歷史是無法抹滅和忘卻的,來自Alain Resnais的紀錄片《Nuit et Brouillard/夜與霧》很寫實也很血腥腥地呈現了惡名狼藉的「Auschwitz奧許維茲」集中營的故事;而這些集中營、毒氣室、一車一車擠滿猶太人的火車車廂...種種畫面在世界各處早已經深植人心了,那像《Downfall/帝國毀滅》這樣一部作品還有甚麼力量和立場呢?

所以回到我一直鬼打牆的「觀點」:正因為在以往的電影中,希特勒總是處於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我們從電影中軍官們的口中聽到他們獲得甚麼命令,要如何如何等等;但從未親自見到希特勒本人,而我印象中蠻多電影在呈現希特勒時,都會放真正的歷史影片而避免找演員好好的演他一演。於是,這樣一部兩個半小時跟著希特勒的電影便成為一個口味相當新鮮的作品。也許有人會疑慮,希特勒明明就是萬世惡魔,跟在他身邊豈不是容易誤導大家忘記他的所作所為?所以,這部片厲害之處在於即便觀眾看著希特勒不停咀嚼食物、甚至是好聲好氣的和秘書小姐對話、還有抱著自己的親信國防部長的小孩種種平易近人的形象,在穿插的戰爭畫面以及希特勒偶爾的發飆和身邊逐漸揭露出眾叛親離的劇情當中,他的冷酷和暴行仍然是無法掩蓋。於是,我們觀眾一方面無法忘記他的殘暴,一方面也看進了所謂惡魔、壞人的日常生活。

這部片的劇情不算是高潮迭起,但蠻意外的我端端正正的坐著看完了整部片。當然,有人批評說這部片美化了希特勒,我不否認在看了這部片之後,我自己也覺得他好像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大壞蛋,似乎只是個瘋狂又剛好有政治手段的暴君,不自覺和中國古代一些暴君做點聯想;但是,就如同她的秘書在向希特勒夫人傾訴時所說的,他仍然是一個神秘的人,讓人無法猜透他的心思。他平常明明那麼平易近人,卻有時候又可以說出很多很殘酷的話。我可能要研究一下希特勒的傳記,才能試圖歸納出一些甚麼吧。他還是謎樣般的人物,他算是史上第一個光明正大操弄種族甚至是意圖殲滅種族的人了。活在這個很吵很亂但是還算民主文明的台灣,我自己是無法體會種族之間究竟要怎樣才能有如此深仇大恨,所以更無法想像希特勒究竟是在堅持甚麼...。也可以引用他自己的話做點結論,沒有人知道他偉大的夢想,他在歐洲甚至是全世界的夢想,消滅猶太豬(引用他)還有重整秩序...等等的偉大夢想,沒有人了解。他是孤獨的沒錯,只是他忘記換個觀點看看一切了。

另外,女秘書老了之後的說法也發人省思。年輕,並不是藉口,正因為年輕,才更需要看得清楚一點。(我沒有用引號因為不是原文,只是把印象中的打出來)而片中黨衛隊的忠心和不畏死的精神其實有點動人,只能說政治這個東西真的只是統治階層的人在操弄的,底下的人只能選擇忠心或是背叛。而活在大時代之下的普通人們,又怎麼樣才能輕易的擦亮自己的雙眼、好好下一個正確的決定呢。德國人的民族性在本片也有一些細膩的表現,不過我研究不深就不亂講了。

最後,本片再度提起了永不停歇的左右之爭。國防部長的太太為了不讓自己的小孩活在「沒有社會主義」的國家當中,寧可殺光他們再自殺;只因為自己所信奉的理念已不復存在就寧可毀滅,也值得讓人想想那種理想的境界究竟有沒有可能實現?以及更殘忍一點地問,希特勒的所作所為、納粹的所作所為便是所謂社會主義之理想嗎?

hahape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